章节目录 第九章 没沟营(1 / 1)

作品:《从1983开始

许非啥都没有,只有一百多块存款。

他认真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甚至还想去乡下弄点花生瓜子,回来粗加工,再跑到火车站卖掉。后来想想性价比不高,也就作罢。

而此刻,他正坐在去没沟营的客车上,看着一片连一片的城外荒野。诶,没错,就是老顾找龙的那个地方……

没有辞职,更没跟家里人讲。

父母支持他参演红楼梦,因为那是件正经事,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开明到让自己的儿子辞掉工作,去干一票投机倒把的买卖。

所以他找了个微妙的请假借口,去寻找红楼梦的感觉。

一听就很扯的东西,居然被单位和家里双双接受——好吧,事实是反正就一打杂的,不缺。

“轰轰!”

“咣啷咣啷!”

大客车带着各种频率的噪音缓慢前行,时不时停在某个穷乡僻壤,或上或下,三三两两,百公里的距离,居然走了小半天。

中午时分,他总算捱到了没沟营车站。

随便找了家饭店,一毛五的肉饼啃了六张,外加一碗鸡蛋汤,然后才腆着肚子奔向此行的目的地——纺织厂。

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轻纺不太发达,像鞍城就没有纺织厂,要在1985年才创办。目前就奉天有一家,襄平有一家,旅大那边也有,但最出名的还是没沟营纺织厂。

解放前的没沟营是东北最大的棉布市场,产品畅销关内外及西伯利亚。在1932年,商人李子初组建了一家大型纺织厂,解放后被政府接收。

这年头国企工人最吃香,工资水准之上,各种待遇更是飞上天。

首先是铁饭碗,不用担心失业,全套劳保,生病费用企业全担。而且亲属得病也可以写自己名字,等于全家免费医疗。

等结婚的时候,单位还给分房子,或者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你。找不到媳妇也不要紧,光棍多的企业甚至会特招一批女工,鼓励内部通婚,所以双职工特别多。

后来大下岗时,这批人也最惨。

最牛逼的是,还有个接班制度,儿子可以说笑笑的接孩子、买菜,甚至去附近的饭店整两盅。

与此同时,楼上也传来脚步声。

那小眼睛男人领着一个年轻姑娘下楼,见许非还在门口徘徊,遂对伊耳语几句,主动凑了过来。

“哥们还没走呢!”

“嗯,楼上看书呢?”他随口搭话。

“我能看什么书,上去玩玩。”

男人走到旁边蹲下,问:“外地人吧?以前没见过你。”

“锦城的。”

“过来找人?”

“不是,办点事儿。”

“办点事……”

男人瞅着他,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许非跟对方眼神一碰,心中一动,忙摸出根大生产递过去,“怎么称呼?”

“我姓刘。”

“刘哥!”

他又给点上火,套近乎道:“一看就是有本事的,这年头台球打得好的可不多。”

“哈,你这是夸自己呢!”

男人抽了口烟,不自觉的流露出几分得意,“其实大本事也没有,就是人面儿挺熟。”

“人面儿熟就是大本事!”

许非半真半假的表现出一丝惊喜,道:“我初来乍到,正想打听打听……”

“行了,你一来我就知道你干什么的,你这样的我见得多了。”

男人打断他的话,顿了顿,先伸出一只拳头,然后五指张开,晃了晃手掌。

“你是要这个,还是要这个?”

什么鬼?

许非看他比比划划的一脸懵逼,这是暗语啊,自己哪特么知道!

“不懂?第一次干?”

刘哥一瞧,脸上笑容更盛,“行,那我也不打哑谜了,你就说你想要什么?”

“我想弄点布头。”

布……头???

当第二个字落地,对方的笑容刷地一收,“艹,你整点布头跟我神神秘秘的干啥,白瞎我这感情!”

他想了想,道:“不过老弟远道而来,我大小也不嫌弃。这样,晚上十点你在这等我,成么?”

“肯定成啊,麻烦刘哥了。”

许非把半包大生产都塞过去,男人揣进兜里,又搂着那个姑娘离开,手一路下滑,最后精准的捏在屁股上。

(可以打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