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两百六十九章,人性本贪(1 / 1)

作品:《天下第一道长

此时,却并非武陵仙君反驳,而是杨宗家,他不服气道。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我武陵如何不好了?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吃饱穿暖,和外界相比起来,可是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作为宗家,他自然是了解一些寻常百姓不知道的秘辛,知道这武陵是为何避世遁入此地,也知道外界的脏乱和这里对比是多么强烈。

“当然,这很好,也很难能可贵,外界还是处在争斗之中,国与国之间尔虞我诈,争夺资源,国运,为此打的不可开交都不为过,而这里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宛如天堂一般的确是不错。”李果却是话锋一转道:“但若真是好的话,你们的仙君,就不会如此问我了吧。”

杨宗家微微语塞,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的确如此,若当真如此完美如天国,那么武陵仙君就不必如此言说了吧,如此问来,当真是对武陵现状有一些不自信之处。

武陵仙君沉默片刻后说道。

“吾武陵的确如此,自遁世以来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可千年以来,却始终有人如同那位驾驶流马车的人一样,不满足于丰衣足食,也有一些疯狂之人,发现了此地封闭之秘,拼尽一切想要脱离这里,却因无指引而淹没于外海吾不理解,这是为什么?”

武陵仙君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困惑了很多年。

这个问题,于武陵之上的人是无法得到了,如今有武陵外的人入内,自然要询问一番。

李果沉吟片刻后,悠然道。

“仙君,你知道,人之本性是如何吗?”

“人之本性如何?”武陵仙君疑惑道。

“人之本性便是争斗,还有探索。”李果说道:“纵使武陵安居乐业千年,可外海的‘未知’还是如同蜂蜜一般,吸引着人们的心神。”

武陵仙君摇头道。

“可我们的教物上言外海空无一物,他们又为何胆敢凭借血肉之躯去探索着无尽虚无?”

“就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发现地球乃圆的一般,在他们那个时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天圆地方,大陆只有一块,却有勇于探索者打这番樊笼,你无法压制,这边是天性。”

“纵使这般安居乐业可以磨灭心神,可时光荏苒,还是会有如同‘哥伦布’‘郑和’一般的先驱者出现因为你再如何压制,也无法磨灭心神本性。”

李果淡淡道。

放弃安居乐业,放弃丰衣足食的生活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不理解。

可正因为如此,那些放弃这些生活的‘先驱者’才如此难能可贵。

“嗯”武陵仙君似乎有些不解,又似乎有些理解,这是人类本性作祟,但又说道:“好吧,既然这些探索外海,探索天空之人是为了探寻未知,那么在楚门外驾流马车横冲直撞的人又如何?几百年的时光里,这样的人从来没少过,而且甚至有人呈组织制式反抗为何,难道是楚门做的还不够多吗?”

一旁的严竹还有杨宗家听的是头晕目眩,百年光景对于人类来说已经足够长了,而武陵仙君却是张口就是几百年的光景,仿佛对他来说不过瞬息之间。

当真如同上神

而此时,李果却是侃侃而谈道。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人性问题了。”

“你可以称呼为上进心也可以称呼这为欲望。”

“欲望?”武陵仙君有些疑惑道。

“嗯,这也引伸出你们武陵的另外一个问题。”李果一脸认真的盯着武陵仙君说道:“那便是阶级固化。”

阶级固化?从来没听过的词眼。

这一次,杨宗家还有武陵仙君两人都屏住呼吸,宛如认真听课的小生。

“贫道问你一个问题。”李果却是没望向武陵仙君,而是望向了杨宗家,问道:“你们武陵,屹立如此之久,存在时间最长的名族已存多久?”

这一点自然是难不倒杨宗家的,他言说道。

“300年吧,三百年前,发明了‘改良型流马’的叶俊生,由于他的流马技术经营,三百年间的积累,让叶家的实力在各个部族中横比都可称得上是无好处呢?”

李果指着外边说道。

“你武陵虽然看起来平安昌盛,却是只有一种颜色,机关术,爱好是机关术,喜欢的是机关术,平日里使的是机关术,聊的东西是机关术,这样单一的世界,本就压抑人的天性,为何不尝试着多样化发展,让厨师,笑匠,文豪的才能都能发挥出来呢让他们也有机会能够赶上名族后人。”

此番言论下来,武陵仙君沉默了好久。

精神文明的建设他从来没有想过。

在他看来,人们的需求就是吃饱穿暖生孩子。

“吾刚随入武陵之时,大家只想着吃饱饭就好”武陵仙君淡淡道:“一碗白米饭,就能让一家人高兴半天。”

“仙君,这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欲望’,生灵总是想得到更多,进步,索取,永远是生物的主题,并非人类是如此。”

李果看着武陵仙君似笑非笑,重点提到了‘人类’二字。

武陵仙君没过多的反应,只是有些感慨。

“吾以为将他们和外界的纷乱污秽隔绝开来,和平就会永远存在于武陵之中”

“竞争带来进步。”李果也摇头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武陵有你庇护,自然是人民安居乐业,吃饱穿暖,没有以往忧愁,可你也不能永远庇护武陵,若是失了你的庇护,武陵暴露在外,又会如何?”

李果没有给武陵仙君任何面子。

寻常人类金丹寿元千载,他能庇护武陵,又能庇护多久呢?千年之后,不成元婴,接下来如何是好?

“那依先生所言,又该如何是好?”杨宗家用上了先生的尊称,彻底的服气。

由于见识的局限性,他有很多事情朦朦胧胧,知道有症结,又不知如何是好。

但说到底杨宗家是整个武陵最聪明的人之一,如今一番点拨,他是豁然开朗,急忙寻求改正之法。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杨宗家深深记在脑海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竞争中进步,才是真理!

这让杨宗家隐隐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对机关术算最用功的时候,居然是儿时和人一同考取楚门童生之时

李果看着杨宗家,微微笑道,接下来的话,用上了‘传道者’的声音。

“改,开。”

二字深深的篆刻进了杨宗家,武陵仙君,严竹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