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一章 这人真好(1 / 1)

作品:《奶爹

喜来心说只能实话实说,就答道:“是这样的,我弟弟结婚要用!”

“打住!别说了!这钱我不能借!”

鲍大娘的话让喜来很是失望,没想到一提他弟弟立马拒绝。

随即,鲍大娘给他讲出了理由,无非是谢春花娘俩个会多想,反复说着:“要是你结婚用,我会不犯心思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喜来觉得没必要再多说什么了,起身与屋里的两位告辞。

“等一等!”当喜来走到门口时,孟迪叫住了他。

喜来已经走到门口,回过头看了一下孟迪。

孟迪再次走到提包跟前,从里面拿出一个布兜来,里面有小包,是用手帕包的,她打开,从里面拽出一小沓大团结来,数到二十时,递给了喜来,并说道:“喜来同志!拿着吧!你弟弟结婚急用呢吗?”

喜来犹豫了,必定初次见面,怎么能借人家的钱呢?喜来觉得孟迪这个怪怪的,看上去并不是很有钱,可不知为什么,听到一个陌生人遇到困难时,竟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孟迪同志!这个钱我不能接!咱们必定初次相识!”喜来心说借钱可不是小事,怎么第一次见面不借人家的钱,他真的无法接受。

“别不好意思!你现在确实遇到难处了!从你能收养两个无缘关系的孩子来看,你绝对是个好人,不就二百块钱吗?只是借!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喜来再三推辞,这时候,鲍大娘发话了:“喜来呀!你就接着吧!有了马上还孟迪的不就完了!”

“那好吧!我就接着了!感谢!”喜来说着,从孟迪手里接过钱,又说了两句客道话,这才离开。

刚走出门口,忽然觉得不对劲儿,又走回来,说道:“孟大姐!这样吧!你得给我留下个地址呀,到时候我好给您汇钱呀!”

“好吧!”说着,孟迪拿出笔和笔记本,撕了一张,随即写了一个地址,交给喜来。

喜来拿到钱,丝毫也没有耽误,直接来到邮局,把钱汇给了弟弟。从邮局出来,恰巧遇到朱林,朱林看到喜来,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说道:“走!哥们!去我家喝酒!”

喜来这两天因为婚事不痛快,也正想找人喝两杯,朱林这么一说,正中下怀。这样,两个人买了午餐肉、鱼罐头、花生米和一瓶玉米白酒去了朱林家。

到了朱林家里,原来竟然是铁将军把门,一问,喜来才知道朱林媳妇董玉珠回了娘家,冯姨也跟着她回去了。

只有他们两个人,这样的环境适合把酒言欢,畅所欲言。很快,一瓶玉米白下去了,又取了一瓶。

朱林喝着喝着,舌头有些硬了,举着酒杯说道:“哥们!求你一件事呗!”

喜来一听有些生气地说道:“咱们哥俩还这么客套!有啥事就说!只要我能做到的!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朱林听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哪有那么的刀山火海呀!再说了,有也是哥们自己先跳,没那么严重!”

“那到底是什么事呀?”喜来着急了。

“哥们我那方面不行!”朱林终于说出了内情。

“哪方面呀?”喜来竟然没听明白了。

“就是两口子那方面,男女之事不行!那个东西硬不起来!”

喜来听完之后,大瞪着两眼看着朱林,这才明白,朱林的第一个媳妇结婚没过多长时间就离婚了,喜来一直没有去多想,一直以为是那个媳妇的原因。喜来想朱林这个事不行,求自己,求自己什么,自己能帮到他什么,无非是把两个孩子给他一个而已。想到这儿,喜来说道:“这事好办!”

“你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哥们就是哥们!”朱林听后表面高兴,内心的痛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是呀!两个孩子喜果喜乐随你选!”

朱林一听说道:“唉!怎么能是这事呢?跟你说实话,喜来!我真不想重复你的经历,多难啊!”

“那你求我什么?”喜来更加糊涂了。

“借种!知道借种吗?”

喜来万万没想到朱林竟然向自己借种,有关借种,喜来倒是听说过,老家有一户人家,这家爷们在犁地时,被马突然失控了,疯了一样,他不小心跌倒,疯马正踩在他的裆部,从此把他废掉了,可家里只有一个闺女,没有儿子,为了不绝根,这家娘们被要求借种,他们选择了邻村的一光棍男,这光棍男倒也是一表人才,只是家里穷才打的光棍,这家爷们只好心甘情愿地被绿。事后,那家人给光棍烙了油饼。结果竟然真的一炮中的,生了个男孩。

喜来万没想到自己被别人借,而且借的还居然是自己的好哥们,宁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这是古人的良训。自己怎么能胡作非为呢?说起朱林的这个媳妇,无论脸盘还是身段都说得过去,之所以能嫁给朱林,也是看中了朱林的工作。毫不夸张地讲,一般的男人只要看了朱林媳妇都会动心的。

“这不行!绝对不行!”喜来的头摇成了拨浪鼓。

“有什么不行的呀?没什么不行的!”朱林坚持能行。

就这样,两个人争辩着。

喜来看朱林坚持已见,就生气地说道:“你想过没有,以后哥们还能处吗?我看到弟妹多尴尬呀!还有下面的孩子!这些问题你都想过没有?”

朱林听了喜来的这些话,觉得句句在理,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这以后,再也没有提及过。

时光飞逝,又是大半年过去了。这其间,欣荣发生的大事小事可以说很多。

欣荣公社更名为欣荣镇,欣荣大队改名为欣荣村。街道上多了些个体商户,有商店、饭店、旅店、照相馆等。挑水时,再也不用去井边摇辘辘了,直接到井房去接就可以,这样省了不少力。

魏兰嫁到了后山镇粮库,据说嫁给了一位带着小男孩的鳏夫,比她大十多岁。婚后,魏兰也顺利地调到了后山粮库,这样,就省去了与喜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尴尬。

朱林离婚了,具体地说是朱林休的妻,媳妇不愿走,因为还没有实现农转非。

就在这年的秋天,我们的主人公喜来又有一个大事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