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三十五章宫雨绫香回归!(1 / 1)

作品:《人皇纪小说

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是好马!”

王冲欣喜不已。做为骑兵,有一半的实力体现在战马上。做为曾经的兵马大元帅,王冲对这种铁骑是相当喜爱的。

“战马,装甲,还有骑士,全部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庄氏毫无疑问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这样铁骑对家族极为重要,也怪不得庄家对铁骑的调谴严格限制。”

王冲心中暗暗思忖道。

“咔嚓嚓!”

正在思忖的时候,森林里一阵阵的脆响,咔嚓嚓的声响中,一颗颗大树在树林里轰然倒下。

那咔嚓嚓的声音,隐约可以听出是利物砍伐的声音。山林里,不管粗细,几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利物的砍伐。

轰轰轰!

片刻之后,三棵一人合抱的大树在众人面前斩然,巨大的树干,向着三个方向倒了下去。而在树木的背后,两名四肢粗壮,长得像怒目金刚一样的魁梧壮汉全副盔甲,从容不迫的从树林里走了出来。

他们的目光凌厉,步伐整齐划一。而最耀眼的,还是他们手里一人多高的宣花大斧。

那凌厉的气势,仿佛眼前就算是一座大山也一样能劈开一样。

池家铁卫!

不用池韦思介绍王冲也知道这些宣花斧大汉的身份。池家的宣花大斧做的非常精美,大伯表面光滑似镜不说,左右两面还各有一条血红大蟠龙。

而池家长达三尺多长的巨大斧刃,更是令看到的人不寒而栗。池家的铁卫放在战场上,那是能连人带马一起劈成两段的。

在激烈的战场上,这些人就是最佳的正面突破利器,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挡住那些可怕的宣花大斧。

“少爷!”

两人嗡声嗡气,微微点了点头,就算是行礼。不管是庄家还是池家,这些铁骑和铁卫都是身份特殊的战略级力量。

“这位是王冲王公子,是九公的血脉。今后的几天,他们就跟着公子一起,全力辅佐他!”

庄正平和池韦思都对着自家的铁骑、铁卫吩咐道。

“是少爷!”

听到“九公”的名字,庄家的铁骑,还有两名池家的铁卫眼中顿时露出了尊敬的神色。

在大唐帝国,九公受尽尊崇,这一点不止是朝野,但军伍中也是一样。这位如果是九公的血脉,那么身份也就可以推断出来了。

想到这里,几人眼中的神色越发的恭敬了。

“公子,这些人就够了吗?要不要我们再调些人手过来。”

“是啊,虽然要调动家族的力量非常的困难。但如果是王公子的话,我相信,家族里面一定会同意的。”

庄正平和池韦思道。这次进入昆吾训练营,两人可是接到命令,无论如何,都需要交好王家的王冲。

任何需要,家族都会全力以赴。

“不必了。这些人就足了!”

王冲摆了摆手,拒绝了两人的好意。他接下来的要做的事情,可不是战场上的正面拼杀。

而且这也不是正面拼杀就能解决得了的事情。

有这三个人就足够了。

“出来吧!”

等庄正平和池韦思走后,走到山林里,王冲突然停了下来。

“铿!”

一刹那间,刀斧震动,战甲嗡鸣,两名池家铁卫和庄家的铁骑全身蓄劲,一个个都警惕的望着四周。

然而四周静悄悄的,除了呼呼的风声,什么也没有。

“公子……”

三人都回过头来,诧异的望向王冲。他们都是真武境的高手,但什么都没有发现。

不知道王冲一个元气境的武者是怎么发现的。

王冲只是微笑,目光望着周围,并没有解释。

“嗖!”

没有丝毫的征兆,就在距离众人极近的地方,嗖的一声,一道娇小的黑影突然出现,在一丛樟树枝上纵身一跳,骤忽间带着无数残影掠过众人头什么呢!”

三人大怒。

“哼,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宫雨绫香哼了一声,理都没理三人,径直走了王冲身边,这乖张的引得三人怒目而视。

王冲心中暗笑,同行相轻,宫雨绫香十有**是看到自己在她离开之后,请了这三个人,心生不满,才故意说了这么翻话。

“好了,他们都是战场上的勇士。战场讲究的是刚猛和威力,和你们剌客轻盈、灵活、快速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王冲微笑道。

战场的风格和武者之间的生死搏杀是截然不同的。庄家的铁骑和池家的铁卫,放到战场上,勇往直前,不知道要砍杀多少对手。

但是碰上剌客,还真是一拳打在空处,没法用劲。当然,反过来,在数万人,甚至数十万的人大战场上,人群密密麻麻,没有那么多腾挪的空间,剌客也未必比战士强上多少。

三人被王冲一说,神色果然好看了不少。

“公子,我们现在去哪里?”

宫雨绫香道。

她回来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没怎么见王冲下山。这次突然离开,肯定是有行动。

“呵呵,你跟我来就知道了。”

王冲没有细说,衣袖一拂,往前走去。

……

城西,碧落阁附近,一座巨大的赌坊,金碧辉煌,矗立在楼群之中。那拱起的金色屋脊上,矗立的不是中土常见的龙种,而是一只金色的三足金乌。

除此之外,这栋赌坊倒是和其他中土常见的赌坊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檐牙下,同样挂着一窜窜的红色灯笼。

“金天大赌坊!”

王冲坐在对面的一间酒楼里,就在二楼的凭栏上,喝着青酒,一边饶有趣味的打量着对面的赌坊。

“三足金乌”是高句丽人的崇拜和信仰,对于王冲这不是什么秘密。不过中土知道的人显然并不多。

毕竟,高句丽地处东北,相隔遥远。而且高句丽帝国实行严格的入关政策,对于那个国土,中土知道的人还真是不多。

城西是高句丽人的地盘,都挂了三足金乌,或者房内出现隐秘的三足金乌图案的地方,几乎都是高句丽人的地盘。

甚至就连王冲现在所在的这间酒楼,也十有**是高句丽人的产业。

王冲坐在凭栏内,微微眯了一下眼睛,脑海中想起了很多。

高句丽帝国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外人进入,特别是中土大唐的人。所以要渗入他们的国家并不容易。

不过,中土大唐却和他们截然不同。

不管是和什么势力交战,大唐都从来不禁止其他国度的进入。完全是一种包容的态度,容纳其他国度的人。

所有的商人,在大唐都是受到保护的。甚至连鸿胪寺都专门出面,立了一部律典,专门保护这些来贸易的商人。

虽然鸿胪寺的很多行动王冲都是有微词的,但不得不承认,大唐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也确实让自己从中获益不浅。

大唐有今日的富庶,显然也和这种开放、包容的贸易态度脱不开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高句帝国和大唐关系很僵,但这些高句丽人却能在大唐的京师生存下来的原因。

高句丽人甚至都在这里开起了赌坊、酒楼、茶庄、马肆等等,大唐也从来不禁止他们。

倒也不是大唐真的就那么没心没肺。兵部和刑部也联手调查过他们,并且还有一只专门的队伍日夜不停的负责监视这些高句丽人。

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些高句丽人毫无问题,都是纯粹的商人。这种监视坚持了有十多年,最后连兵部和刑部都自己放弃了。

毕竟,只要是正经的商人,就算是兵部和刑部都不能随便拿人。这是朝廷和圣皇所不允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