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 风云变幻(1 / 1)

作品:《我是宋哲宗

梁乙逋最近情绪很复杂,自受梁太后夏惠宗等人之命出使大宋以来,他通过手中掌控的铁鹞子在大宋内部实施了一次又一次计划,除了大雪那次的计划稍微有点动静之外,其他几项计划却都是陷入困境。

梁乙逋派了铁鹞子为使者联系正赶向大宋都城汴京的耶律乙辛,而耶律乙辛却对他提出的条件不置可否。无奈之下,梁乙逋只得命人贿赂耶律乙辛身边亲近之人,通过这些人拖延大辽使节团到达汴梁的时间,给大宋朝廷上下营造出大辽使节与西夏使节联系紧密,联合向大宋施压的假象。

为了营造出这样的假象,梁乙逋可是绞尽脑汁,这一切的一切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也不能太隐晦,为此,梁乙逋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来实现。

首先,梁乙逋借助铁鹞子的情报能力,实现西夏使节团在大辽使节团进入大宋的同一日正式向大宋朝廷申请递交国书。这其中对于时间的把握是重中之重,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技术相当落后、传播速度特别慢的时代,要把握好这个时间的难度确实是相当大的。

其次,通过耶律乙辛近前之人不断向沿途接待的大宋官员暗示耶律乙辛乃至整个大辽对大宋的不满,给沿途的大宋官员造成一种大辽要为西夏打抱不平的错觉。不断给大宋的士大夫们制造压力。

另外,梁乙逋还命铁鹞子成员在汴京城中秘密活动,伺机而动。

梁太后等人也陆续派出使者向大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求援,这些使者费尽千幸万苦方才躲过西北军及皇城司的封锁进入大辽境内,可谁知这些使者到了大辽连耶律洪基的面都见不到。后来他们又陆续求见大辽其他高官,这些官员好处拿的一点都不手软,说到正事却总是各种搪塞。

在耶律乙辛出使大宋的情况下,南院大王萧峰又以年事渐高为由不理西夏使者。其他官员从耶律洪基萧峰等人对待西夏使者的态度上瞧出端倪,自然是不敢在西夏的事情上多言。

于此同时,李宪刘昌祚二人率领的大军正逐步蚕食西平府翔庆军以及卓罗和南军司的大片土地。梁太后为了保存实力,一边命令其他各大军司按兵不动,另一边又不断下令让西平府翔庆军以及卓罗和南军司的首领一步一步后撤。

就这样,西平府翔庆军以及卓罗和南军司剩余兵力逐步放弃了兴庆府黄河一线以南的大片土地,慢慢退到了西凉府与兴庆府以南的两府交界处,与白马强镇军司、甘肃司、西凉府军等在古长城一线抵御大宋禁军。

在与西夏战争中,吐蕃首领黄毡先率领三万余众进击凉州,牵制西夏兵力。与黄毡所率军队对峙的西夏军队是驻扎在韦州的静塞军司以及驻扎在甘州的甘肃军司的一部分兵马。

而黄毡此人素来阴险狡猾,他此次之所以同意赵顼的请求一同出兵西夏,主要是因为赵顼开出的条件让他无法拒绝。所以,赵顼也知道让他真的与西夏军队打生打死的那是不可能的,只要他出兵做做样子就差不多了。

黄毡带领的军队在凉州与西夏军队对峙日久,零星的小的战斗发生了几次,规模稍微大点的战斗是一次都没有过。然后,黄毡就眼睁睁的看着大宋军队高歌猛进、占领一座又一座城池,看的他真是一阵眼热。

虽然对大宋夺得的土地眼热,但黄毡还没有到完全失去理智的地步。之后,他一次又一次召见手下的官员将领,与他们商议该如何获取更大的利益。

商议过程中有将领提出出兵占领那些西夏军队撤出而宋军还没来得及占领的土地,只要造成了己方占领的事实,大宋军队乃至朝廷自然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也有官员提出反对,他们认为这些土地对吐蕃而言如同鸡肋,为了这些土地得罪大宋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最后,这两种想法在吐蕃内部占据了主流,就在这些官员要为究竟如何做而争辩的时候,黄毡麾下一汉人官员提出’先占领这些空白土地而后派出使者与大宋朝廷交易’这样的想法。这一想法刚一提出就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兴奋的黄毡当场拍板决定就按照此法实施。

就这样,吐蕃军队在李宪刘昌祚两路军队步步为营占领土地的时候悄然出兵占领了不少的土地。于此同时,吐蕃使者也在黄毡的命令下向着大宋都城汴京而来。

此时的梁乙逋正独自坐在房间中沉思,从紧锁的眉头可看出他心中的焦虑。自向鸿胪寺官员提出递交国书的那日起,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天了。

三天里,根据铁鹞子传来的消息,大辽使节团都已经快要抵达汴京城,而后出发的吐蕃使者也在快马加鞭的向汴京城而来。他想要借大辽向大宋施压的计划彻底宣告失败,其他的一些计划也被皇城司破坏殆尽。

这一切无不在告诉梁乙逋,他之前的一系列动作都在某些人的预料之中。这让习惯了在西夏国内顺风顺水的梁乙逋一阵火大,也让他心里升起了一种无力感。

他终于发现,之前,他通过手中掌握的资源,在相对容易对付的商人以及士子中实施计划确实很容易。当他真正开始想要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对付各国权势人物的时候,年轻的他虽然一直在阴谋中打滚,但依然很容易就被这些从阴谋中一路走过来的政坛大佬们一眼看穿。

为此,梁乙逋痛定思痛,决意放手一搏。就在梁乙逋暗自思考下一步计划的时候,一道圣旨搅动了天下风云。

“陛下有旨,三日后重启大朝会,着西夏使节团于三日后觐见!”就在整个汴京城暗潮汹涌的时候,宋神宗赵顼的一道圣旨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整个汴京城,无论是官员百姓还是外宾商旅,都在默默关注着三日后的大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