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08(1 / 1)

作品:《陛下在上苏城哑人

,他们才意识到,变了,南越军变了。

不,确切的说,是这一批南越军变了。

两军瞬间冲撞在一块,彼此厮杀。

混乱中,高衡也险而又险地从敌军中央逃出一条小命,踹下王诩的尸体,快速离开战场。他身后仍有箭矢追杀不断,眼看便有几箭要射中他,斜地里忽然窜出一人一马,挥剑斩落羽箭,将他拦腰一扯,拢在在身前。

“疼疼疼!……轻着点!”高衡浑身没一处好皮肉,血流不止,疼得嗷嗷叫。

顾宴放轻了力道,一夹马腹,纵马飞奔,赶去与孙长逸他们会合。

这场晋军的总攻持续了整整一夜,待到天光熹微,晋军才如见不得光的黑色潮水一般,缓缓退去。

萧乾坐在马背上,视线扫过脚下尸横遍野的惨景,掠向远处,目光深邃。

“将军……”顾战戚喘着粗气,骑马过来,“您的人带来的消息,王诩死了,晋军后续的粮草也被烧了一批。他们这次退了,一时半会应该不会再打来了。”

萧乾微眯着眼,溅到脸上的血污顺着银面具的边缘滑落,“他们还会再来。七万人,这次折损了不过一万不到,只是暂时败退。新的主帅来了,他们随时都会卷土重来。晋军从来都不松散懈怠。”

顾战戚面色沉凝,没有说话。

萧乾道:“但我们等不了了。坐以待毙,只是送死。”

顾战戚神色一动,“将军,您的意思是……”

萧乾微微闭眼,脑海里沙盘的推演不断浮现,他低声道:“休整一日,今夜行军,入晋。”

第71章连锁反应

萧乾这一命令,吓懵了新老兵将。

自他们听说大晋朝以来,便只听闻过大晋出兵打南越,还从没见过南越老寿星嫌命长,主动去撩拨大晋的。

但眼下这件事,却又很分明。

并非是南越龟缩不前,求和停战便能了结的。大晋对南越,已是势在必得。况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打就打,断不能支支吾吾,犹犹豫豫。若是如此,便是大晋军队训练再有素,也禁不住士气低落。

朱昆铁了心要打这一仗,萧乾便索性让他知道,这一仗并不是打与被打,而是鱼死网破的互搏。

南越军踏入大晋地界时,在天密关吃了败仗的晋军正好缩回晋南。萧乾完美地卡住了这个时机,提前两个时辰蹲在了山林里,在看见晋军的旗帜出现的刹那,挥剑而下。

晋军真是万万没想到!

这帮以前只能被他们随意宰割的小兔子居然敢越过边线,到大晋的地界来堵他们!

同样是刚经过一场硬仗,又连夜急行军,双方都是通红着眼,力不济,气力虚浮。但晋军的士气已然被打击了,这是他们的逃亡之路,但却是南越军的进攻之路。

出其不意的埋伏,和士气的差距,短暂地弥补了双方实力兵力的不均。

而晋军或许压根儿没想到,南越军来了一万人,绝不是想来个一万打七万的传奇之战,而是单纯地,只要把这七万人冲散便可。至于杀敌,便是能杀多少算多少。萧乾要的从来不是区区几个人头,而是从根上,断掉这支晋军。

晋军只负隅顽抗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四散而逃。因着南越军的刻意,他们逃得毫无章法,四面皆去。

外围早有南越军围拢等待,如同伺机而动的猎人,就等着落网的此刻,抓捕战俘。

“将军!”李冬拄着枪窜上山头,“西边没堵住,跑了几十个!要追吗?”

萧乾甩了甩剑刃上的血,他的大刀在混战中早就不知甩哪儿去了,便随意拿了长剑,特意避开了自己最擅长的枪。

“追什么,”萧乾老神在在道,喉咙里的声音嘶哑至极,像含着凛冽风声,“让他们跑。”

李冬有点急:“他们跑了,岂不是去通风报信了?那大晋那边就有准备了啊。”

萧乾道:“要的就是让他们有准备。若是没准备,我们拿什么赢?”

李冬挠了挠头,似懂非懂。

自己人都不懂,晋军就更是摸不准这位来历成谜的南越将军的套路了,一时都有点踌躇生畏。

萧乾却不闲着,又乘胜追击,一口气把之前晋军威胁南越夺走的几座城池给抢回来了三座。这三座城不属于要塞,在晋军将领眼中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只派了一点兵力镇守,萧乾没什么功夫便拿下来了。

而当这三座城独立出来,萧乾带着人截断了其他晋军抢占的城池的粮草货运,晋军才猛然惊觉,这三座城自己留着是没什么好处,但搁敌人手里他能给你捣乱啊。

虽说不至于伤筋动骨,绕个路一样运,但就是膈应人。

而这三城到了萧乾手里,便跟咬死了一般,谁来打也吐不出来,还经常反咬你一口。

战报八百里加急传到大晋京城,朱昆再能忍也还是气得摔了一套文房四宝。

大晋自萧家的常胜神话,到萧乾的战无不胜,便再没吃过败仗。这一下大晋朝堂可翻了天了,有人认为区区小国竟都敢蔑视上国,必须严惩,派兵,使劲打。也有人主张和谈,就因南越是个区区小国,所以只要不是逼急了,面临家国存亡的危机,都还能有商量的余地。

主战派和议和派理所当然地掐了起来。

大晋朝堂平静了这么多年,头一遭这么热闹。

主战的骂议和的软骨头,议和的骂主战的穷兵黩武。双方从口舌之争,差点上升到抽了奏折互怼。

最后朱昆阴沉着神色一拍桌子,冷眼看向主张议和的户部大臣,沉声道:“大国,疆土毫厘之差事小,颜面事大。此战既开,势必容不得临阵反悔。”

主战的兵部尚书趾高气扬地瞥了户部尚书一眼,“陛下圣明。王大人,您心里可得摸清楚,咱们之前可不是没议和,结果人南越看不上啊,回绝了。不就是输了一场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再打便是。要是议和那像什么?稍微一打就怂了,谁怕了谁?”

户部尚书沉默半晌,也不提国库空虚,军饷难支了,开口便直指要害:“那微臣敢问陛下,何人可当主帅?”

满朝文武瞬间哑然。

朱昆的神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按在龙头扶手上的手指蓦然一紧。

良将易得,一帅难求。能统兵作战的将军,往往很多,但能统兵作战,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却是很难出现。若是放在以前,这个问题压根儿就不会有人提出来,因为有萧乾在,帅印便没经过别人的手。

但如今,萧乾不在了。

他曾经的属下,最高水平的那一批都挂印而去。他们聪明,所以心知肚明自己的大哥究竟为何而死。但忠义难两全,他们进退维谷,便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