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6节(1 / 1)

作品:《华海自助火锅

等他把本市的这种店全都去过之后,他就没有素材了。

第一次故意找茬是什么时候?赵大疯已经忘了,只记得自己当时迫切的需要新素材,需要留住热度和粉丝,他需要钱。

开了第一例,接下来就容易多了。

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打赏,粉丝们捧着他,夸赞他。

他离不开这一切。

赵大疯已经很久没有洗头了,头发油腻,身上的衣服也有段日子没有换过,散发着汗臭味和馊味,他自己却一点都闻不到。

今天他还收到了律师函,有几家店的老板联合起来把他告上了法庭。

他的“事业”结束了。

即便平台解封,他也不可能再回去直播。

此时此刻,赵大疯头一次问自己——我真的错了吗?

刚开始他只是想挣点小钱,没日没夜的看别人的视频,学习别人怎么摆放镜头,怎么跟粉丝唠嗑,怎么要打赏。

怎么就错了呢?

赵大疯的额头磕在桌子上,他后悔了。

可能他老老实实做探店视频就不会有今天。

也可能他不故意找茬也不会有今天。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能吃。

他只能去承担后果。

·

凉菜和银耳汤受到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凉菜,明谦不知道去加了几次,但每次过不了半小时就被吃光。

明谦只能再去后厨拌。

拌凉菜没什么诀窍,明谦自己拌的时候会往里面加点白糖,他妈就是这么拌的。

本地人也喜欢加白糖。

有时候吃到白糖,咬在嘴里沙沙的也很香。

今天中午一共上了十几桌客人,到下午两点半才空闲下来。

明谦坐在门口玩手机,被隔壁面店的张哥叫了出去。

“张哥,什么事?”明谦把手机装回兜里。

张哥点了根烟,把明谦引到小巷子才说:“我跟你冯姐准备把铺子转租出去。”

明谦有些惊讶:“现在生意不是变好了吗?”

张哥点点头,脸上满是沧桑:“我们不是本地户口,孩子今年读高三了,想高考得回原籍,本来我们准备她回去,我继续开店,但是老家又出了点事,我妈瘫了,离不开人。”

“所以我们就想要不就直接回去吧,都回去,到时候在老家盘家店,楼上楼下的那种,老家房租也便宜,楼上住人,楼下开店。”

“我也问过了,我的店和你的店中间的墙可以打通,不是承重墙。”

张哥揉了揉鼻梁:“不过转让费我是不会打折扣的,你要是愿意,明天我就把房东叫过来。”

“转让费是多少?”明谦问道。

张哥说了一个数。

明谦抿了抿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的话,过了几分钟他才说:“行,你明天把房东叫来吧。”

张哥松了口气,这边的转让费现在可不便宜,他之所以找明谦就是因为明谦现在生意好,需要更大的店面,尤其是两家店挨在一起,中间的墙可以打通。

这样明谦就不会砍价了。

转让费跟房租不一样。

张哥签了五年的合同,还剩下三年,转给明谦过后这三年的房租明谦还是要出,并且要额外给张哥一笔转让费。

市面上都这样,好地段的铺子可遇不可求。

虽然能扩大店面,但明谦的心里很平静,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开心。

可能是因为这个铺子之所以能到手,是因为张哥家里发生了不幸。

“张哥,你跟冯姐手艺好,回去了肯定也能把生意做起来。”明谦干巴巴的安慰。

张哥笑了笑,笑容里都是疲惫:“别的我也不想了,反正先把这两年熬过去吧。”

张哥拍了拍明谦的肩膀:“好好干,你现在生意好,就更要把心思放在生意上。”

他说完后就叼着烟走了。

现在张哥的店里还有好几个吃面的客人。

不知道将来这些客人再来,发现爱吃的那家面馆已经不在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店面的交接办的很快,房东也高兴张哥能这么快找到下家,价格谈下来也不便宜,一个月房租就要两万多,明谦一番讲价还价之后终于降到了一万六。

毕竟店面不大,而且说难听点,要不是因为明谦的火锅店,这一片还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签完五年的合同,又把转让费给张哥,明谦终于又做完了一件大事。

张哥:“我这周就搬走,店里的桌椅你还要不要?”

明谦摇头:“要不了,没法放锅。”

而且他的桌椅都是订做的,这边要是还用张哥的桌椅,跟火锅店的风格就不一样了,两边直接割裂开。

张哥抹了把头发:“行,我到时候叫人来拉走。”

他还是舍不得这家店,所以才想熬到最后一天再走。

在这座城市打拼了好几年,还是买不起这里的房子,落不下户口。

张哥走到火锅店门外,火锅店内人声鼎沸,客人们有的在笑,有的只顾着埋头苦吃,门外还有很多排队的客人。

他深吸一口气,闻到了里面火锅浓烈的香味。

谁能想到这家店刚开业的时候还跟他的店一样,整天都难等到几个客人呢?

他也知道明谦是因为两人的交情才一口答应那比行情高的转让费,可他需要钱,只能厚着脸皮报出那个数字。

他很羡慕,但是不嫉妒。

人人都有自己的命和运,强求不来的。

第38章 吹吹风

“就是这家店吧?”一行人站在山海火锅店的门口。

有人嫌弃地往旁边看了一眼:“怎么开在这儿啊。”

成人用品店的招牌实在太大,店里的老板刚巧出来,跟嫌弃的人忽然四目相对,两人都尴尬的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

这群人都不是很满意这个地点,这条街道很窄,路边挤满了车,房子也又老又旧,感觉过不了几年这里就得成为危房,就连人行道的地面也凹凸不平,不管从哪儿看,这家店都不适合宴请客人。

更不适合团建。

庆功宴那就更不合适了。

“来都来了。”人群中不知道谁说了这一句,就像按下了某个开关。

也是,来都来了,再去找家店多麻烦,很多高端中餐厅都要提前订座。

有人小声抱怨:“怎么订在这种地方啊?”

“谁订的?”

秃了半边头的周导摸了把自己的秃头,嫌弃的看了眼自己手上的头油,咳了一声后强行挽尊:“这叫接地气,现在不都流行这个词吗?”

他也不知道这家店的本体竟然这么……破,还小,大门也小的可怜,站在门口能把里面全看个清楚,现在店里已经坐了好几桌,剧组里除了主演带着口罩和帽子以外其他人都没装备,也不怕被认出来。

毕竟幕后人员也没几个认识的。

周导看向李容,李容:“……我也不知道啊,没来过。”

他们在这家店点了好几次火锅外卖,周导吃得最多,所以刚说到庆功宴,周导就点名要来这儿。

结果这店也太……

他们剧组就是个小剧组,拍网剧的,拍的也都不是什么大i,从开拍到杀青也没引起任何关注,几个主演只有女主有点小名气,男主演演了这么多年依旧没混出头,所以即便主演们都把自己全副武装,也没有路人会觉得他们是明星。

周导:“先进去吧。”

虽然店小了点,周围的建筑破了点,但是看着还算干净,而且吃了几顿外卖也没拉肚子,应该也没什么。

“我们昨天订了座。”助理走到前台,对着低头玩手机的幽君说道,“姓杨,电话尾号是4871。”

幽君收了手机,这才正视来人,他只负责收钱,安排座位都是让明谦来。

他一抬头,剧组里进来的人都呆了。

娱乐圈里俊男美女不少,中国这么大,缺什么都不会缺长得好看的人,可是即便如此,在见惯了娱乐圈俊男美女的剧组成员看来,这个前台依旧帅得过分。

而且帅得很不同。

不是欧式的帅气,反而有种古风美,像是从丹青水墨画中走出来的人。

带着点高不可攀的气质,疏离又冷漠。

“姓杨是吧?”明谦听到人声就走了出来,笑着对他们说,“订的包间,我带你们过去。”

他笑容爽朗,双眼澄澈,领着人就往里走。

张哥的面馆还没关,这周周日才会搬走,食客也都知道了,所以这几天生意倒是异常的好。

人们对熟悉的事物很容易培养出感情,那些食客也是真心实意的舍不得,连明谦都连吃了几顿的面。

周围的店铺老板到了饭店也会去照顾张哥的生意。

毕竟当邻居的时间久了都培养出了点感情,尤其是现在生意蒸蒸日上却不得不回老家,联想到自己身上都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