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411(1 / 1)

作品:《金枝毓秀小说

,这对母子此次受此劫难,险些一无所有,必然不会息事宁人。

加之此次又有莅安侯赵信之突然的出手相助,让他更加提高警惕,谨防不测。

所以自己必须赶在他们行动之前,先发制人,才能在全身而退的情况下一击致命。

只是,时间一天天地流逝,程金枝却依旧紧闭双眼,陷入昏迷,像是永远都不会醒来一样。

即使贺荃尽全力救治,却也只能暂时保住程金枝的性命,终究无法让她恢复如初。

高珩从来没有想过,素来开朗好动,咋咋唬唬的程金枝,有朝一日会变得如此安静沉默。

静到让人觉得害怕。

高珩甚至会忍痛在心里问自己,如果她真的从此与世长眠,自己又该如何?

他现在倾尽心力所做的一切,如果抛开那份心怀天下的凛然大义,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然而此刻当着生母慧妃的面,他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

毕竟除了所爱之人以外,慧妃在他心中,亦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割舍的,血浓于水的存在。他记得分明,自己当时想要改写命运,绝地而起的初衷,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这个为他历经风雨,饱尝霜雪的母亲。

而对于程金枝的遭遇,慧妃亦是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然而除了日日在观音神像前诚心祈祷之外,比之高珩,却更是无能为力。

她虽然已经横下心来,支持着高珩走上这条荆棘密布,非生即死的夺嫡之路。

可面对当下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甚至有可能一朝倾覆的艰险处境,有时候心里却也不觉得,或许当初与世无争,自愿屈居于太子和赵皇后之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母妃,儿臣真的很怕,金枝再也不会醒来了。”

高珩静静地坐在一边,将手扶在额头上微闭双眸,很是沉重地深吸了一口气。

被他深藏在眼角疲惫和脆弱之色,也在这一刻变得清晰可见。

而这样的高珩,就像那日恳求贺荃救治程金枝时一样,是其他人从未见过的。

可无论在外人面前佯装得如何孤高冷傲,无坚不摧,即使他已经竭力隐忍,默默承受。

这些日子以来所积聚在心底的伤痛,还是在见到慧妃这个母亲之后,全都显露无疑。

“珩儿,不会的,金枝一定会醒的,她一定变得和从前一样,你相信母妃。”

慧妃走到高珩身边玉手轻抬,覆在了他重如千钧的肩膀之上,在拧起两道秀眉时,清亮却深沉的眸子里,似有泪光闪烁。

“这孩子太苦了,从前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如今才刚刚能享一点清福,怀上第一个孩子,

却发生了这样的事......”

慧妃说到此处欲言又止,担心会牵动到高珩本就惆怅伤怀的情绪,终是没有再说下去。

默然半晌之后,渐渐紧瞳孔,目光微凝,从眼眶中溢出了一丝悲伤且凝重的神采。

“这几天母妃一直在想,倘若当初没让你去争这个皇位,你没有与太子并驾齐驱让他虎视眈眈,我们母子二人安分守己,屈居人下,是否今天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母妃,儿臣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以后也不会后悔。”

高珩闻言缓缓将头抬起,视线却没有直视慧妃,而是落在空气中微茫的一点上,眼中投射出了一道炽烈而无比执着的光芒。

而慧妃能看得出,在这道扎眼的光芒背后,分明还浮动着一层深重的仇恨。

“儿臣后悔的,是当初太过心慈手软,太顾及兄弟之情,屡屡让步,这才让他得寸进尺。虽然儿臣知道他对儿臣从来就没有什么兄弟之情,可那天晚上,当儿臣亲耳听见他让弓箭手放箭,毫不犹豫地想将我们一干人等全都赶尽杀绝时,却还是会觉得寒心彻骨。”

高珩说着再次闭紧双眸,像是突然回忆起了那天晚上那场冷酷无情的箭雨,又像是回忆起了那场险些将他和程金枝都燃成灰烬的熊熊火海,嘴边掠过了一抹冰冷而凄然的笑意。

“也在那一刻起,儿臣在心里告诉自己,从今以后,再也不会退让半分。他们母子让母妃,让金枝,让儿臣这些年来所受的苦,儿臣一定要让他加倍奉还。”

“可是你答应过母妃,一定会保证自己平安无事!”

望着高珩那因为太过用力握拳而泛起青筋的手背,慧妃握住他的手,眼中充满了深切的担忧之色。

“只要母妃和金枝能平安无事,儿臣必然会尽全力保全自身,绝不让母妃失望。”

高珩眼神松动,将另一只手覆在慧妃的手背上,目光比之刚才的阴云密布,已然柔和了许多。而望着高珩眼中那毫无欺瞒之意的坚定,慧妃万般恳切地点了点头,心里却还是不可避地地涌起了一股忧虑的神伤之感。

握着高珩的手,也不自觉地加紧了力道。

正当这种忐忑不安的情绪不断在慧妃心中蔓延时,只见沈钧从殿外步履稳健地跨了进来,在向二人各自行完礼之后,便一脸郑重地看向了高珩。

“殿下,您之前吩咐的让属下所查之事,属下今日趁与殿下入宫之际,又重新核查了一番,特来向殿下禀告。”

第四百一十一章风云突变

沈钧口中所指的事,高珩自然知道事关太子身世,在整件事没有肯定和清晰明朗之前,在这隔墙有耳的皇宫之中,决计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于是在确定整个内殿再无其他闲杂人等之后,这才放下心来让沈钧一一道出。

太子出生是三十一年前的一个寒冬腊月,因此沈钧暗中调查了前后一整年的时间线,最后按照事件的先后向,无一遗漏地全都向高珩大致说了一遍。

其实高珩之所以让沈钧去行这样的暗查之举,只是为了尽量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剖开整件事情的真相的可能性,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

毕竟赵皇后是个聪明狡猾,亦十分谨慎的女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泛泛之辈。

若太子身世真有猫腻,她必然早就将一切威胁都毫不留情地斩草除根,又岂会轻易让他人抓住把柄,给自己留下一个如此巨大的隐患?

但即便如此,高珩还是不愿放过任何一丝一毫希望。

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