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447(1 / 1)

作品:《金枝毓秀小说

意地相信过一个人?现在年纪大了,更是谁都不信了。”

她说着低垂眼眸叹了口气,目光凝滞间,殷红的唇角却逐渐上扬,勾起了一个自嘲的弧度。

赵皇后之所以有如此深重的顾虑,并非只是杞人忧天。

这场谣言在京城闹得这样轰轰烈烈,街知巷闻,连宫内都已经风声入耳。

虽说此事事关皇家荣辱和一个帝王的颜面和千古名声,属于一个不可随意踩踏的禁区。

很多大臣为了不淌这趟浑水而选择在周帝面前避而不谈,故作不知是无可厚非之事。

可周帝在外头的眼线密布,就算文武百官不敢随意提及,他也不可能对此毫不知情。

这时候,越是风平浪静,无声无息,就越是让赵皇后胆战心惊,唯恐这是山雨欲来的前奏。

见赵皇后脸色愈发难看,常乐有些无奈地抿了抿嘴,只能佯装轻松地好言相劝道。

“娘娘您就放心吧,陛下平时最痛恨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造谣生事者,何况此事还事关咱们当朝的储君,这明眼人一听就是无稽之谈。更何况陛下是个开明睿智的君主,想来不仅不会对此当真,一定还会对造谣者施以重惩。”

“你错了,正因为此事事关太子,陛下疑心深重,一旦闻悉,就不会轻易罢休。”

赵皇后用极轻的嗓音冷哼了一声,微抬眼帘,唇边始终挂着那抹自嘲的笑意。

“本宫太了解咱们这个陛下了。在他心里,即便是这样的“无稽之谈”,也必然是事出有因,不会只是空穴来风。毕竟敢将当朝太子卷入其中,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胆子。”

她说到此处故作停顿,转而迎上常乐强颜欢笑的眸子瞳孔一,赫然压低了音量。

“再说,别人以为这是谣言,你跟本宫还不知道吗?”

常乐闻言眸光一颤,以为赵皇后在怀疑是他将此事透露给了他人,匆忙苦着脸伏首跪倒在地,眼中已是一片慌乱和惧意。

“娘娘明鉴,奴才对娘娘赤胆忠心,就算是粉身碎骨,碎尸万段,也绝不会出卖娘娘半分!”

“你这是做什么?你打小就跟着本宫,你对本宫的忠心,本宫当然知道。”

看着伏在脚边的常乐,赵皇后低头瞟了他一眼,抬手轻揉眉心,言辞间更是充满了一种疲惫的无力感。

“只是这场谣言摆明就是冲着本宫和太子来的,到底该如何应付,本宫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说到这个造谣者,娘娘心里应该已经有些眉目了吧?”

“你难道猜不到吗?”

赵皇后对着常乐眸光一凛,那双细长凌厉的凤目之中凶光乍现,突然愤恨地咬紧了牙关。

“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否则当年,本宫一定不会手下留情,一定要将景嫔那个贱人千刀万剐。否则,也不会惹出今日这般难以拾的祸端。”

赵皇后的言下之意,自然已经认定这个在背后造谣生事之人,就是高珩。

当年知道此事的人除了已经过世的景嫔之外,剩余的就只有一心想要同她一同扶持太子的南楚,和自己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

如果不是程金枝当时被困在九幽台时从装疯的景嫔口中得知此事,再透露给高珩,她想不到还有第二种怎样的可能。

只是,赵皇后原以为九幽台一事已经过去多时,既然高珩那边一直都没有任何行动,想必确实是自己忧虑过多,也就没有再继续追究。

却不曾料到,偏偏在太子离京之时,掀起了这场她最为恐惧,也最是难以应付的惊涛骇浪。

“这个高珩,还真是沉得住气。”

赵皇后冷冷一笑,将指甲用力嵌进了花梨木制的扶手上,眼中的凶光开始转变成一股浓烈的杀气。

“还有那个程金枝,本宫听说她还是福大命大地捡回了一条命,现在想来,本宫当初真不应该大发慈悲只让人放一条蛇,应该多放几条咬得她遍体鳞伤,好好给景嫔陪葬才是。”

赵皇后怨气深重,情绪激动地说着,然而话音刚落,却骤然听闻从不远处,传来了一个镇定自若的男声。

“还请皇后娘娘息怒。”

第三百四十七章破局之策

这个声音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样为谣言一事感到困扰忧虑的元鹏。

作为一名远道而来的外臣,他本不应该经常出入宫苑内庭,更不应该在太子离京的敏感时局之下,私下在正和宫多加逗留。

只是他很清楚,若非不是自己一方将此机密不慎泄露,那剩下的问题,就极有可能出在身为当事人的赵皇后身上。

而元鹏此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从她口中得到一些造谣之人的线索,好想方设法助太子躲过此劫,于杀身之祸。

他怎么都不允许,这颗明明已经胜券在握的绝佳棋子,就这样丧失了

的利用价值。

却不曾想到,这个他原本毫无头绪,犹如暗流一般深不可测的幕后之人,在赵皇后心中却早已清晰明朗,呼之欲出。

“皇后娘娘说,在背后散步这场流言之祸的人,是燕王殿下?”

听到赵皇后毫不犹豫的答案,原本容色平和的元鹏猝然间紧瞳孔,显然感到很是惊讶。

一来,高珩作为储君之位最大的威胁,如果真的掌握了如此重要的机密,即使他们此刻尽力弥补,就已经失了大半的胜算,处在岌岌可危

更何况经过上次赈灾官银一事,太子在周帝心目中的地位骤减,在朝中也失了大半的人心,正是一点也出不得差错的时候。

直到在听赵皇后讲述完当初在九幽台发生的事后,他脸上的惊讶之色才逐渐淡去,眼中虽然仍有忧虑,却多了一抹豁然明亮的神采。

“如果他真的有证据,就不会依靠这场谣言来造势,只要让陛下认定这只是有人为了污蔑太子而刻意编造的无稽之谈,我们就能借此反败为胜。”

“看来衡王殿下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赵皇后闻言眼波流转,心里明白,作为为数不多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自己此刻最能够依靠和倚仗的,就只有面前这位令人有些琢磨不透的南楚皇子了。

“只不过,就算他没有证据,可是这场谣言来势凶猛,陛下那里的境况本宫也还不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