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499(1 / 1)

作品:《金枝毓秀小说

些许惊讶。

岑风算是个刚正不阿的忠臣义士,和狡猾奸诈太子并无任何瓜葛,心中也一直希望高珩夺得储位,这一点程金枝几乎可以肯定。

她所担心的是,自己虽然相信这位岑长司,可他是否相信自己,这就很难说了。

刚才她心中急迫,为了争分夺秒,冲动之下还未思虑周全就移步至此。

可如今面对一脸平和,却眸色幽邃的岑风,她却一时有些晃神,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道明来意。毕竟这其中还涉及着尚未在朝臣面前暴露身份的程衍,但这层纱布,此刻还不能轻易撕下。

在像是开场白似的互相问候了两句之后,她也没有说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半开玩笑道。

“哦对了,不知道岑长司可会测字?”

“测字?”

岑风没料到程金枝会丢出这么一句奇怪之言,不禁眸光一闪。神情诧异之余,眼中却多了几分饶有兴致的意味。

“岑某查案审人倒是拿手,可说到测字,还真只是见他人演示过此等周易之术。不过也得看看,燕王妃说的是哪几个字了?”

“好啊,正好我刚刚偶然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四个字,可是看了许久也不太懂这其中的奥秘。我听闻岑长司是出了名的见多识广,所以特地拿来给你瞧瞧,希望能从中得到指点和解惑。”

程金枝不紧不慢地说着,也不再故弄玄虚,而是很大方地从衣袖的锦囊中拿出那两片纸张,直接放在了岑风的面前。

看着面前这两张略有烧痕却刺眼的纸片,岑风原本还略有兴致的神情陡然生变,气愤也随之变得凝重严肃起来。

虽然他暂时没有说些什么,可光靠脸上的神情,就能让程金枝清楚地感受到他心中明显的情绪变化。

“这四个字,王妃你是……”

“岑长司是否想问,我是从何处得到的?”

程金枝早已料到他会由此一问,眼中的神采仍旧平静从容,可心里却有意想要隐藏程衍,于是便意味深长地淡然一笑。

“这个人很快就会浮出水面,所以我从何处得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岑长司能从这四个字上看出什么玄机?”

第五百章犹疑不决

夜雾沉沉,冷月如钩。

山林间,一匹快马在风中飞奔疾驰着,铿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山间,在这空旷静谧的山林间显得尤为刺耳有力。

然而突然之间,只见一支利箭从林中毫无防备地飞射而出,以极快之势刺入了马上之人的身体。

那人痛苦地哀嚎一声,重重地从马背上摔落在地,只剩受惊的马匹朝前方横冲直撞而去。

紧接着,一个黑色的身影从树丛中的一片阴影处跳窜而出,快步走到已经奄奄一息的伤者身边,俯下身来从其怀中取走了一封信件,又很快消失在了浓重的夜色之中。

而远在京城城郊的骊山行宫内,太子凝目看着手中这封信件,神情严峻地皱起眉头,尤其是当目光接触到上头的“南楚”二字时,脸色更是显得愈发难看。

直到看见一身便衣,瞒着周帝偷潜出宫的赵皇后之后,他焦虑沉重的容色才渐有好转。

面对许久未见,从小便对自己疼爱有加的母亲,任凭太子平素如何蛮横专行,心狠手辣,此刻心中却也生出了些许感慨和柔软。

只是,这种母子之间久别重逢的喜悦,在一番短暂的嘘寒问暖之后,很快就被信件中那些令人焦躁不安的字眼所冲淡。

因为这封信不是别人所写,正是程金枝看过程衍书房中那几片残余的碎纸之后,匆忙写给远在西北的高珩的加急密件。

“程金枝为何会突然想到让高珩小心戒备南楚?她是不是察觉到什么了?”

赵皇后此次秘密出宫,来得很是匆忙,自然不能在此处多留。

这还未坐下歇上一口气喝口茶,猝然间看到太子手中的信件,原本还松弛舒展的神情,立时就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霾。

自从程金枝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大病初愈,处在深宫之中的赵皇后已经许久未听到她的消息。

原以为她经此大劫终于懂得敛,往后会息事宁人,却不曾想到又开始“多管闲事”。

“不,不会的。知道这件事的人屈指可数,且中间关系者他们的利益和命途,必当守口如瓶,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都不可能会贸然透露给他人。”

太子赫然加重了咬字的力道,语气虽然斩钉截铁,可是眼中却闪过了一丝狐疑之色。

显然,这番话对他而言,只不过是在用自我安慰去掩盖心底深处所不愿流露的疑虑。

对于他口中所说的那几个人,也并非是百分之百地信任。

“琛儿,其实这件事,我们不用如此担心。”

见太子陷入了一阵忐忑不安的困顿之中,赵皇后便走上前去柔声安慰了一句。

可在瞥见他眼中那隐而不发的犹豫之色后,目光却怔怔地颤动了一下,愣神片刻,这才继续开口道。

“幸好你思虑周到,想到去拦下程金枝给西北送去的信。只要高珩没有看过这些,事情的发展一定还会像我们所计划的那样。就算程金枝发之后现信件被劫,可毕竟西北山高路远,即便再写信,这一来一去也需要时日,她是改变不了大局的。”

“可是母后,程金枝那个女人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您不是不知道。”

然而太子却并没有因为赵皇后的话而有所动容,整个人仍旧处在一种激动和紧张的情绪之中。

“她到底对这件事掌握多少,又是从何得知,我们也根本全无头绪。就算我那个三弟看不到这封信,可若是程金枝已经事先将此事告知他人,那于我们而言,亦是十分不利。”

望着不同于往常,甚至有些畏首畏尾的太子,赵皇后神色担忧地紧瞳孔,走到他面前一脸严肃地郑重其事道。

“琛儿,你是怎么了?凡做大事者,就不能瞻前顾后,必得杀伐果断。可为何母后觉得,你今天的态度比起从前,似乎动摇了许多?难道你甘心就这样继续留在这里,守着一群早已入土的死人,任凭高珩在外建功立业,呼风唤雨,最后凯旋而归,让你父皇龙颜大悦,从此凌驾于你之上,夺了你的皇位吗?”

“儿臣当然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