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10(1 / 1)

作品:《绝色娇女重生承流百度云

.何世子是镇国公府世子,婚姻之事,可否需要跟镇国公府商议。”

何景明道:“不必,我早已分出来单过了,只是留个世子的名头,不必当真,那家子,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那就好。”老太太叹息道,“我还发愁,不太想跟他们打交道,如此甚好。”

何景明道:“我家仅我一人,长辈只有姨母和舅舅,日后来往也是这些,老太太尽管放心。”

不用担心日后亭亭受镇国公府的气。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镇国公根深叶茂,舅舅不好动他,可是他现在也不大敢真的伸手到自己身上。

老太太这才真正放心下来。

宋语亭是一直假装透明人的。

谈论她的婚事,她已经十分羞涩了,若是再让她说话,就太过分了。

皇帝见商议妥当了,便道:“韶阳你自己写圣旨,待会儿朕下印。”

何景明习以为常,走到桌案后,小太监非常有眼色地捧上笔墨纸砚等物。

铺开明黄绣龙纹的绸缎,砚台上盛满了带着香气的墨汁,何景明挥手而下。

还是那一手俊逸的字。

太子忍不住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有韶阳这么好看的字。”

皇帝面不改色道:“小时候你们都是一样的老师,薛徽教你也算用心,你都没学会,现在不用多想了。”

宋语亭悄悄看着,眼里全是笑意。

宋皇后也道:“陛下,太子说的对,我早晚要后悔的,看何世子这一手字,我将来倒是想把皇儿给他教养,不给太子了。”

皇帝哈哈大笑。

指着太子,“你再不好好学,以后别人看见你跟韶阳,便是这样的。”

太子道:“那又怎么样,除了父皇和皇后娘娘,还有谁敢说我?”

何景明不以为意道:“淑媛,周如双,都敢。”

他放下笔。

黄绸缎上写满了字,墨水慢慢浸染下去,不留一点湿润。

皇帝身后的太监的捧了个印过来。

并非是传闻中的传国玉玺,而是一方小小的私印。

然则圣旨本身就是皇帝的旨意,哪个印都是一样的。

何景明握在手里,想了想,却又递给宋语亭。

宋语亭有些奇怪。

赐婚的话,圣旨不该是两份吗?

皇帝笑道:“丫头,以后你就是朕的准外甥媳妇儿了,朕这个外甥平日不好对付,劳烦你多管着他。”

宋语亭脸色微红,点头道:“陛下,小女知道。”

好何景明笑道:“这个你拿着,等我们成亲的时候,便当做嫁妆拉过来。”

皇帝摇头不语。

何景明的心思,昭然若揭。

一家一份赐婚圣旨,他只写一张,不就是为了说明,他和宋语亭是一家。

这点小心机,宋家姑娘估计还没看透呢。

不过皇帝是何景明的舅舅,自然是向着自家外甥的,便也不戳破。

毕竟是件无伤大雅的小事。

老太太倒是发现了问题,她见识广,从未见过一张的赐婚圣旨,虽然想通了何景明的用意,还是道:“陛下,这婚姻之事,还是成双成对的好,您觉得呢?”

皇帝愣了下,道:“老封君说的有理。”

全想着何景明心里高兴了,都忘了这种事情。

他看向何景明:“你再去写一张,岂能是单份的,胡闹!”

何景明听见成双成对这几个字,也没有烦不能跟亭亭装一家人了,兴高采烈走回去,抓起笔,挥手又是一张。

“舅舅,下印吧。”

第67章

皇帝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朕真是老了,老了啊。”

说着这样的话,他还是很高兴地下了印。

皇帝转身看着宋语亭,感慨道:“朕还记着韶阳刚出生的时候,小小一团,现在都该成亲了。”

语气不无感慨之意。

太子见不得他这样说,便道:“谁不是一点点长大的,这么说我还是看着韶阳长大的呢,我也老了。”

何景明脸色一黑。

他道:“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才对。”

皇帝无奈摇头:“行了,你们两个,吵吵什么,韶阳你送人回宋家,太子,你跟我来御书房。”

他回头看着宋皇后,温声道:“你好好养身子。”

宋皇后站起身:“臣妾恭送陛下。”

她看了眼宋老太太,示意对方先停一下。

皇帝知道她也想和母亲多说几句话,也没有拦着。

这么多年来,母女被宫闱高墙阻隔,多年不见,亦是艰难。

宋皇后看着皇帝和太子走远,对何景明道:“世子,我和母亲有些私房话要说,你……”

何景明微微点头:“亭亭,咱们先出去吧。”

---

宋皇后和母亲对视,眼里瞬间便含了泪。

老太太被上次的事情吓怕了,忧心忡忡道:“娘娘,隔墙有耳……”

“母亲,我不怕这个。”她眼中含泪,却又带着笑意,“我熬了这些年,终于熬出头了,我实在是高兴。”

老太太温柔地摸着她的头发。

“清儿……娘也高兴,日后就好好过日子。”

女儿能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她做母亲的,比谁都高兴。

老太太扶着她坐下:“按理说,宫里面太医医婆成堆,没我说话的余地,只是还是要嘱咐你一些。”

“这女人怀孕,本就艰难,何况你年纪也不小了。”老太太道,“尤其要注意,平日里生冷的东西一概不要碰,熏香能不用的,也起来吧。”

宋皇后听话地点头。

“还有,等月份大一点,若是有人跟你说要卧床静养,你就多找几个太医看看,不可被人蒙蔽了,我怀你们的时候,大夫说了,多多走动生的时候才容易。”

老太太这边絮絮叨叨一大通,宋皇后亦是很有耐心地听着。

那边何景明则是带着姐妹几人站在了走廊下。

清灵宫的走廊九转八折,曲回缭绕,廊下挂着大红的灯笼,衬着红色的柱子,相映成趣,喜庆不凡。

宋语珍凑到宋语亭身边,小声道:“语亭,恭喜恭喜。”

宋语亭微微点头,笑道:“等表哥进京,我就要恭喜姐姐了。”

“表哥……”宋语珍脸色微红,“八字还没一撇呢,瞎说什么。”

宋语亭却眨眨眼,看向何景明,道:“咱们还没有合八字呢。”

何景明失笑:“肯定是合适的,改天我去钦天监测一测就好。”

那些人但凡长了脑子,肯定都是一通夸赞的,天作之合的预兆,再简单不过。

谁都不是傻子,圣旨都下了,何必说些不吉利的话惹人厌恶。

而且……所谓八字之相,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