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38(1 / 1)

作品:《重生之哥儿种田记免费钰哥儿

面,传旨太监却不着痕迹的错开一步,没敢站在这俩人的正前方。

念完圣旨,给了哲子哥拿着,柳爻卿站起来,笑着送上巴掌大小的两个罐子,一个是神仙酿一个是桃儿酿,还有一个木盒,里面是还没孵的猕猴桃、刚做出来的花生糖,还有一小包爆米花,一个竹筒的花生油,一个竹筒的豆油。

都是山上有的东西,沉甸甸的一小堆,大家都看到了,但传旨太监还是乐呵呵的下。

去别的地方传旨,银子还是不,还得看那里头错综复杂的关系,但上谷村不一样,来了东西可以拿着,回去是献给皇帝还是自个儿留着都成。

因为天底下也就上谷村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

没留下吃茶吃饭,传旨太监领着人当时就马不停蹄的走了,连带着还有杜县令派来的人。

圣旨被哲子哥拎着,这样的动作大不敬。站在远处的书生们看到了,有几个脸色变了变,却又看到哲子哥准确的看过来,缓缓抬起手,捧着圣旨。

书生们脸色又是一变,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商量学堂的事儿。

又不是接到第一道圣旨,村里人,甚至是跑商的虽然兴奋,却不再大惊小怪。

村里人共同帮柳爻卿建的祠堂早就好了,此时圣旨便请到那里供着。这里面很有讲究,建祠堂的时候,柳爻卿不动手,只是来看看,动手的是村里不同姓不同人家的汉子们,而且每家出一个,负责做饭的也是每家出一个哥儿或者妇人,由村里的老人共同安排。

这代表村里的人气,共同汇聚到柳爻卿这里。

传旨太监是皇帝心腹,来上谷村的其他人也都是皇帝信任的人,回去后自然是一五一十的把所见所闻说了,顺便献上柳爻卿给的东西。

木盒制作的并不致,甚至有点粗糙,上面也没有花纹。皇帝打开一一看了,把神仙酿和桃儿酿留下,猕猴桃留下,剩下的给了传旨太监。

圣旨里说了柳爻卿有功,赏了银子。

“就喜欢这个。”柳爻卿把银子放到仓库,喜滋滋的锁上门,拉着哲子哥的手去看书生们设计的学堂。

屋舍成排,里头隔成一间一间,两边都有窗户,每个屋都有前后两个门,前头还要搭一个偏棚,用来挡雨,不至于出门就被雨淋。

前方还要建大院子,里头弄一个水池,两边都是屋舍,分别是食堂,其他人歇息的地方。念书的屋子旁边是大大的平整的操场,最角落才是马厩。

一样样安排的极为妥当,又有善丹青的书生画了图纸来给柳爻卿看。

“不错。”柳爻卿道,“门口拓宽一些比较好。”

“确实。”

“该如何动工?”

书生们想的斗志昂扬,银子也都准备了许多,如今还有专门管账的,每动一笔都会记账。只是大家念书可以,动手盖房却是没经历过的。

柳爻卿便给出建议,“请人做工,管饭给工钱。村里的人不够,还可以请周围村的人,做好管理就可以。”

“还是……”书生们哪见过这等事,都有些抓瞎。

却也有书生明,想到这些其实也是锻炼,将来入朝为官,这样的差事也不是没有,此时见柳爻卿说的头头是道,便请他帮忙。

“我不是读书人啊。”柳爻卿笑道,“写字都不怎么会的,让我家哲子哥来吧。”

哲子哥早听过柳爻卿说了计划,此时往前一站,气势沉稳,不怒自威,书生们顿时都不说话了,听他安排。

空地上另起简单的炉灶,放上大锅,专门做饭。

这才开始招人,都要身强体壮的汉子干活,体弱的哥儿、妇人便帮着做饭,做一些轻省的活儿。哲子哥不经常出现,却安排的妥妥当当,书生们有什么不解的,去找卿哥儿就必然能找到哲子哥。

大家这才恍惚,原来这两个人是不分离的。

第103章

野山莓快到结尾了,挂在枝头上的果子越来越少,而且相比起夏天来说,个头也小。

不少人家都天天待在地里,小心翼翼的伺候着野山莓,争取多结点果子,回头换更多的银钱。先前连续几个月每天都有野山莓送去山上,看着柳爻卿记账,那可都是银钱,这再过些日子就没有野山莓,没得银钱了,想想就有点难过哩。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谁家真的好好伺候野山莓了。”柳爻卿靠在哲子哥身上,手指头捏着爆米花,自己吃一个,给哲子哥一个。

“卿哥儿喝点水。”哲子哥捏着碗,试了试热度,才递给柳爻卿。

只有心伺候野山莓,这会子才能有果子继续挂着,没心伺候的,此时野山莓已经不挂果,想再摘果子,要等明年。

柳全福、柳老头也都种了野山莓,早几天就没有果子了,忠哥家的野山莓此时还有些果子,红彤彤的挂在枝头极漂亮。

书生们早就仔细地看过野山莓,敬畏于这种红彤彤的小果子,很是说笑一番,过了一把瘾,继续忙着建学堂。

“村里能抽出的人手定然不多,还得周围村子来人。”柳爻卿伸手戳了下哲子哥的胳膊,硬邦邦的,不好戳,“咱们上谷村要热闹了。”

哲子哥拿着一块兽皮,正在慢慢鞣制,“大家都会注意的。”

上谷村因为有了柳爻卿才出了名,因为柳爻卿才有神仙酿。野山莓的重要性,即便是村里的两三岁幼儿都知道,没有野山莓,他便吃不上肉,穿不起新衣,娘亲和爹爹也不会一边在地里照料野山莓,一边照料他。

来了不是上谷村的人,大家都得盯着。

这回虽然来得尤其多,却也没叫村里人为难,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老人们,闲着没事都在学堂附近看着他们干活。

“伙食好啊,竟然顿顿有肉。”

“读书人大方,还叫我们多种玉米和土豆,来年成更多。”

“干活也轻松,还有工钱拿,好啊。”

但凡是被选中来干活的汉子、哥儿、妇人们,都高兴的紧。每天早早来到上谷村,花大力气干活,一点都不偷懒,要对得起吃的肉,对得起拿的工钱,更要对得起这些读书人们。

书生们亦是暗暗点头,“卿哥儿给的提议果然好,这些人一点都没偷懒。”

“是哲子给咱们说的哩。”

“我都打听过了,以前山上盖房,卿哥儿就是这么说的,肯定是卿哥儿的主意。”

“那倒是……”

干了几天活,有些个外村人晚上干脆不回家了,到相熟的人家借宿,自然是带着干粮的。晚上起夜,从茅房出来能看到后院,这户人家后院种了些野山莓,天天伺候,极为旺盛。

一天两天的看着,耳边听着上谷村的人说着今年送了多少野山莓到山上,赚了多少银钱,不用年底银钱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