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85(1 / 1)

作品:《不见故人归

程穆泽最近与蛮族的人走得近,且不是很避讳,恒德帝,又知不知道这事呢?

让门房去通报,柳清言站在大皇子府门口发呆。

祸起萧墙……终,不可避之。

穆之,你会如何?

程穆泽对于柳清言的到来显得并不意外,将他请进来以后似乎有话要和他说。

“大皇子殿下不知对太傅李烨遇害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柳清言捧着茶杯,随口问了一句。

“既然太傅的位置不空缺,父皇也没有要追查此事的意思,结了便是结了,怎么,本殿应该有什么想法吗?还是说严尚书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

柳清言笑着摇摇头,“自然没有,不过是同在朝为官,略微问一句罢了。”

程穆泽又开口,“严尚书可有听闻沧州洪水一事?”

“还未听说,怎么,沧州的堤坝不是之前才修筑过吗?为何又有洪灾?”柳清言皱了皱眉头,自己真是问了句废话,发放下去的赈灾银两若能有一半用在防洪上就已是不得了的事了。

程穆泽嗤笑一声,不答他这个问题,继续道:“过几日沧州的地方官员来盛京,自然要跟父皇汇报一下这些东西,父皇到时候必然要派官员作为钦差去沧州视察。”

柳清言眉头一挑,“所以殿下的意思?”

“本殿到时候会力荐你去。”程穆泽放下手中一直握着的虎符,“届时你最好主动开口,让程穆之也去一趟沧州。”

“殿下说笑了,下官可没这么大本事让皇上对下官言听计从。”柳清言摇了摇头,“再说了,殿下让下官去沧州做什么呢?”

“呵,严尚书能不能做到,本殿心里还是清楚的。至于要你做什么,你还没必要知道的这么早。”

柳清言有些狡黠地笑了笑,像只狐狸一样的翘起嘴角,“既然殿下这样说,下官不得不全力一试了。”他眼睛看向程穆泽,带着一点点的算计。

“殿下,下官要回家去吃晚饭了。”说完开门要出去,却又回头,“许久不见左相大人来与您喝茶了。”

“可是与左相大人……”话说一半被程穆泽强行打断,程穆泽有些恼怒,“你不该问的东西,你应该知道是哪些。”

“下官明白。”柳清言轻笑一声,心情极愉快的离开。

果然,程穆泽和颜棋之间,生了嫌隙了么……

那这一趟程穆泽让自己去沧州,还要把程穆之也牵进去,不是要对官银动手,就是要寻些其它理由对程穆之动手了。

太子府,后院里头,程穆之对着院子里的草药发呆,脚边蹲着那只啃萝卜的猫,惬意的翻滚着露肚皮晒夕阳。

程穆之手中握着那块李烨的玉佩。

良久,手中的玉佩化为齑粉。

是该猜到的,李烨的背后是颜棋,既是颜棋,又怎么肯轻易地将自己暴露出来呢?舍卒保车,是颜棋一贯的做法。

只可惜这次没能先他一步找到李烨。

转身拂袖离去。

战事虽暂避,他与尉迟庠之间的事,才刚刚开始啊。

脚边的猫翻了个身,“喵呜”的叫了一声,溜溜达达去了后厨翻东西吃。

刚回书房,乔左便出现在他面前。

“主人”

“林安佑身体如何?”程穆之坐下,示意他起身。

乔左赶回来也的确是为了和他说这个事情的,这些暗卫们大部分都是和高玄一样的面瘫脸,现在脸上难得的带了欣喜的意味,自然是好消息了。

“鬼手前辈说了,林先生性命无碍,受了伤的地方也可痊愈。”程穆之点点头,又问一句,“还有呢?中了七伤散的话,救得再及时,也必然不会毫发无伤的。”

“乔左,不要瞒我。”程穆之蹙了蹙眉头,有些不悦。

“是,”乔左低下头,终于说出口,“先生右手以后再不能动武了。”

“退下吧。”程穆之转过身,微微笑了笑,右手不可,左手不还在?林安佑怕是还要用些苦肉计在上头呢……

第93章第八十八章

几日过后,沧州府的官吏进京向恒德帝汇报沧州洪水一事。

其中固然也提到了加固堤坝之事,然而多言此次洪水来势凶猛,再坚固的堤坝也挡不住,而灾民比起往年虽要少些,可今年时年不利,灾情却更要严重。

恒德帝有些头疼地让人领着这几位官吏去驿站好好休息休息。

本来这几日都不打算上朝的恒德帝让苏文全给各个官员知会一声,明日上朝议事。

翌日清晨。

朝堂上,一如既往的安静。各位大臣手中抱着玉执,如同抱着窝孵蛋的母鸡,人人自危不已。

自从这严清入了朝,皇上是越来越荒唐,原先就算再不勤政,好歹每日早朝不会落下,现下却已经将每日的早朝改为三日一朝,连带着把朝堂上的事务也让严清处理了不少。

不过是个尚书,这手里的权利都快赶上左右丞相了,一个男人像个祸水一样......然而大臣们不屑归不屑,这些话每一个敢当着皇上的面直接谏上去。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间或向柳清言投去几缕或嫉妒或不甘的眼神,静静地等着退朝。

他们多半也都知道今日恒德帝把他们叫过来是为了什么事,不过皇帝不吱声,他们更不想主动给自己揽事情做,巴不得就这样草草退朝算了。

这时,只听着一道浑厚的嗓音响起,大臣们不抬头也知道是谁,互相之间交换了一个眼神,继续保持安静。

“皇上,臣有本启奏......”右相手持玉执,不卑不亢地出列,纵使弯腰,脊梁骨也还是笔直。

“皇上,沧州此前洪水刚退,估计沧州的知府也已来京面圣,老臣听说情况不容乐观。”

“百姓虽提前做好了准备,然而堤坝仍旧不足以挡住全部洪水,仍然波及到了城外地势低洼处,沧州百姓的生活依然苦不堪言,臣以为,该从国库里拨些钱去将堤坝维修一番,赈灾也应提上议程了。”

说到这里,右相似有所思地看向柳清言的位置,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柳清言抬头与他眼光一撞,不咸不淡地朝他递了个眼神,抬头看向恒德帝。

“右相此言有理,百姓疾苦朕一向放在心上,那么右相以为,这督修堤坝以及赈济灾情一事,该由谁去办最好呢?”

恒德帝似乎心情颇好,也不恼右相打断了他想要早早退朝的心思,笑眯眯地看着右相前方的太子殿下--程穆之。

“臣以为,此事由严尚书去办最为合适。”右相面无表情的抛了句话出来,却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位大臣都在心里给右相捏了把汗。

这督修堤坝是个肥差事,也的确可以捞到不少钱,然而也的确是份苦差事。

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