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年(一)(1 / 1)

作品:《灵墟幻梦复盘

帝国人对于新年的执念,远超于一切。

新年,不仅仅代表着人类万族大战最终获胜的那一天,也不仅仅代表着三千大帝宣布开创帝国的那一天,而且还代表着,他们的亲人、朋友、子女、爱人,无论千山万水,无论路长路短,都和他们团聚的那一天。

每年到了新年的时候,安小语的家里总会准备上三样东西,一样就是贴在门口的红福字,一样是足够晚上燃放的烟花和鞭炮,另一样是一整块的猪肉。

这三样东西,也是陪伴着安小语和安小安姐妹读过他们童年的东西,在以前的时候,新年的烟花以及肉食,是整个东荒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而与亲人团聚的时候共同享受,也是他们所热衷的事情。

但不仅仅是因为这样。

或者对于东荒人来说,肉食代表着最高的生活规格,福字代表着对未来的期待,而新年的节日,代表这一年的结束,与新一年的开始,代表着家人的团圆美满,代表着他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终究拥有幸福。

但是烟花对于东荒人来说,并不仅仅是这样。

安小语从小就知道,帝国的新年晚会永远都不是最吸引东荒人的东西,因为在光屏上面满城绽放的烟花,虽然在高楼大厦之间显得格外耀眼和璀璨,但是那是一种孔洞的欢庆。

从今天早上开始,安有福就来到了他们的储物间里面,将拜访好了的烟花挨个数了三四遍,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堂屋里面,坐在矮凳上,端起了安小语母亲做出来的粥,“呼噜噜”一口就是半碗。

安小语和安小安坐在一边,小口喝着粥,但是都没有多喝,按照习惯,他们要空出肚子来,给中午的半只猪留下地方,省得被人笑话剩下的太多,天生就不是会享福的命。

虽然安小语现在已经食无禁忌,多少的东西在她强大的消化系统下都是虚妄,但是习惯还是习惯。而且如果安小语带头吃多了,安小安也会跟着吃多,到时候被笑话的就是自己的弟弟了。

九溪部落今年的年味儿格外的弄,或许是因为安小语考上了三千学院有了出息,让他们都感觉到喜庆;又或许是安小语和魏卿玄带来的礼物让他们的物质享受得到了丰富,心里自然就洋溢着开心和幸福。

在东荒,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吃得饱、穿的暖,没有风沙和野兽,和家人在一起,和部落的人在一起,这就是他们的幸福了。

而且,这种幸福,并不单单只属于一家一户。

吃过早饭之后,孩子们都跑出门去了,在新年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没有作业、没有家务、没有父母的训斥和埋怨,甚至还有随时随地可以拿的零食。

九溪部落的孩子们就这样走街串巷地追逐打闹,享受他们一年当中最开心的一天,不时地随便跑进一户人家的门口,从放在灶台上的大碗里面抓起一把炒豆子或者糖果塞进嘴里。

然后就可能听见碗打碎的声音,一阵紧张的沉默过后,在街巷的另一头,又开始传来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

老人们也都走出了自家的门口,在他们以往聚集的地方站定,聊上一些春种秋收的故事,说起几家鸡毛蒜皮的小事,看着孩子从身边飞快地跑过去,讨论这谁家的后生最有出息。

今年他们中间的主角,显然就是安有福了。

安有福吃过了早饭,笑眯眯地背着手从家门口出去,顺着部落里的主街一路向前走,脚步不急不缓,挨家挨户的门里面都有人开始对安有福打招呼,道着新年。

一个一个回了他们,安有福慢慢地走到了村头,就看到车站的平台阴影里面,站着的那些老家伙们,于是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了起来。

“老家伙来嘚瑟了!”

“老东西又来嘚瑟了!”

人群中不断地出现了嫌弃的声音,几个老头子站在村口的车站平台上,看着安有福施施然地走了过来,眼睛里全都是羡慕和鄙夷共存的眼神。

自从安小语考上三千学院之后,他们就饱受了安有福那种极其嘚瑟的炫耀表情和语气,张嘴闭嘴都是我孙女怎么怎么样,我孙女怎么怎么样,而且现在安小安也是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存在,怕不是过些年,就会变成我孙女和孙子怎么怎么样了。

虽然说安小语和安小安都是部落的孩子,但是毕竟他们家里都还有几个不争气的啊!整天听着安有福这么嘚瑟,他们都心里能好受才怪,只能是忍气吞声地承受着这种折磨,期待着自己家里什么时候还能出个这么有出息的人。

但是想相机里面那几个小子整天游手好闲的样子,终究还是只能唉声叹气,别过脸去不看安有福了。

走到了车站平台上,安有福找到了他的老位置,就在村头的一棵老树根上面。

帝国在修九溪部落车站的时候,只是修建了一个站台,然后准备了一些存放配件和临时修理的地方,搭了一个防风好了有空再聚,然后就各自回了家。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所谓有空再聚,也无非就是明年新年了。毕竟他们都已经在旁边找到了工作,想要趁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出卖劳力的地方多赚上一些钱,然后老了回家来种地,好歹也是有一些养老钱。

安小语慢慢地顺着街道朝着家里走过去,部落里面是生肉的味道已经渐渐地开始被熟肉的香味所掩盖。

红烧、翻炒、醋溜、油炸,各种各样的制作方式,散发出来各种各样迷人的香气,从挨家挨户的堂屋门里面窜出来,盘旋在整个部落的上空,聚合成幸福的味道,经久不散。

安小语接到了命令去村头寻找正在吹嘘炫耀的安有福,作为家里的门面,出门长脸这种事情安小语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从一种老头的羡慕嫉妒恨当中将安有福叫了起来,祖孙两个回了家,路上就听到无数的厨娘在扯着自己的破锣嗓子,除了堂屋门就开始喊自己家里孩子的小名,后面还会带上一句类似:

“死到哪去了?”

“赶紧滚回家!”

“再不来一块都不给你留!”

之类催促的狠话。

这边先来了一句,然后就是此起彼伏,东头一句,西头一句,挨家挨户的还是叫孩子回家。然后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就从部落的一边传来了,伴随着奔跑的声音,小东西们乳燕投怀一般地跑进了家门。

抬起头来狠狠地嗅着屋子里饭菜的香气,忙不迭地就想要上桌,结果被自己的老娘拽住了耳朵:“着急着投胎?洗干净再回来!”

于是孩子们又都跑到了院子里面,从水井当中打了水,将自己的头头面面,还有最重要的两双手洗得干干静静,像接受检阅一样地伸出双手站在母亲的面前,等到主妇仔仔细细的检查完,每一个手缝里都没有泥土了,便点点头。

孩子开开心心地坐在了座子上,然后是家里的老人,最后是年轻人和中年人,一家人坐在座子上,进行最后的仪式。

于是整个东荒便都沉默了,只留下了风沙的声音。

这是一种无声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