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5章 道歉(1 / 1)

作品:《代嫁弃妃全文阅读免费

“姻亲?”常晋眨了眨眼, “我知道了,可是不是说假的不作数了吗?也能算姻亲?”

“假的当然不算, 但真的还是算的。”

常晋想了一想,忽然福至心灵:“哦,我知道了。裴家二公子还在人世, 所以……”

周楷按了按眉心:“不是二公子,是大公子。”

“是……大公子?”常晋怔了一瞬,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猛然想起上元节那晚发生的事情来,脸色变了一变, 有点不敢相信, “不是真的吧?”

“是真的。”周楷给了肯定的答复,“我做主定下的。”

“那,那周妹妹知道?也同意?”

周楷轻轻点一点头:“当然。这件事先瞒着, 不要轻易对外人说。”

“不是, 我也没想往外面说啊。”常晋有点急了, “我跟谁说啊,我,我也不大认识……”

呃,当然,他是认得几个同样参加科考的学子, 但是他也不会把这种事情随便对人讲的。不过说实话, 他真的很震惊。裴家大公子?裴侯爷?倒也不是说裴侯爷不好,只是忽然听说这两人在一起,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他先时还对宁宁有那么一些心思, 后来请她假装未婚妻那事以后,这心思渐渐淡了一些。既然跟裴家的婚事她也愿意,那就算了,没他能置喙的余地。

静默了一会儿,他才道:“那,等她出嫁时,我送她一份大礼?”

见他神情还算正常,周楷慢悠悠道:“可以啊,但也不用太贵重。毕竟不是你亲妹妹。”

“啧,这话说的,你妹妹就是我妹妹。”常晋嘿嘿一笑,算是跟那点小心思彻底告别。

从春试结束到放榜有二十来天。这期间,周楷和常晋渐渐与其他学子熟稔起来。

而裴家也挑了黄道吉日,正式上门议亲。

很快到了三月中旬的放榜日。一大早,周楷与常晋就遣了下人去会馆外守着看榜。

会馆外挤满了看榜的士子。

这两人虽然胸有成竹,但真到了这一天,也免不了紧张。

到了午后,忽听一阵敲锣打鼓,两人俱是精神一震,知道是报喜的来了。果然,常晋二甲第七十一名。

他兴高采烈打赏了报喜者。

周楷越发紧张起来。

不多时,又有报喜者前来,周楷同为二甲,排名略靠前一些,第三十九名。

两人年纪轻轻,都在榜上,这算是很不错的名次了。两人互道了恭喜,对这结果都很满意。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与同年们联络感情以及等待任命了。

周幼宁自然也欢喜无限,悬了多日的心终是放了下来。这些日子,这宅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很辛苦,她将早准备好的赏银赏给下人或帮佣。

周楷心情甚佳,笑呵呵道:“等你成亲,那就是双喜临门了。”

因为任命还没下来,周楷也不知道接下来他会被派到哪里去。在他私心里,他肯定是希望能亲眼看着妹妹出嫁的。所以对裴家那边提出的尽早成婚的建议,他并不反对。婚期定在了四月。

只是这么一来,留给周幼宁绣嫁衣的时间,就比较短了。好在她擅长针黹刺绣,缝制嫁衣等物这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绣嫁衣之际,周幼宁仍有些恍惚,这就要嫁了?不过想到要嫁的人是他,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裴岩即将成婚一事很快传开。

先前裴家还未出事时,想跟裴家攀亲戚的很多,只是老侯爷对于儿女的婚事都很慎重,所以裴家兄妹迟迟未定下婚约,只又裴家二公子裴逸阴差阳错救下落水的宋大小姐,这才有了裴宋两家的婚约。

后来裴逸“战死”,宋家用内侄女替嫁。此事真相大白后,裴宋两家的婚约解除。谁也没想到,裴逸后来居然又回来了,且颇得重用。

不过裴岩一直没听说有婚约。

如今裴岩要娶妻,有好事者不免好奇,也不知他未来的妻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细细打听之后,才知道他要娶的并非京城贵女,而是一个来自江南的姑娘。

据说裴岩无意间认识了一个江南学子,与其颇为投契,听说他尚未婚配,那学子就将妹妹许给了他。

也有人说是因为裴家的二公子快要娶妻了,长幼有序,裴岩就先于弟弟成婚了。

还有人说这是皇帝做的媒。因为皇帝下了赐婚的圣旨,而且裴家去纳彩时给的聘礼,有不少聘礼是皇帝御赐。

但不管具体究竟怎样,裴岩要娶妻了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

周幼宁初时曾担忧过旁人议论影响名声之类,但后来她发现好像这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她在京城四年,一直深居简出,真正见过她的人没几个。而且听嗣兄的说法,外面并没有多少人议论此事。她想,也有可能是因为没人知道裴岩要娶的是平江伯夫人的侄女。

周楷这些天忙碌得很。一方面他要与同年们联络感情,一方面他也要准备妹妹的婚事。

宁宁父母双亡,他是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她的婚事,他自然是要操心费神的。他们如今远离江南,客居京城,别的好说,置办嫁妆这一点就有点难了。

不过好在当初周泰夫妇去世,族中长辈做主,将财产一分为二,其中一份给了周幼宁。她进京也好,去裴家也好,都带在身边。这部分财产除了金银还有古玩书籍,并不是小数目,都算作是周幼宁出嫁的嫁妆了。

周楷犹觉得不够,他上京赶考时,带了不少钱财。他拿出了一部分给妹妹置办成嫁妆。

这些本就不少了,又有裴家那边的聘礼以及宫里御赐的东西,是以这嫁妆看起来格外丰厚。

很快到了四月初,婚期将至,周幼宁的嫁衣也已绣好。而这个时候,周楷等人临时租赁的小院子里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一顶小轿停在了门口,从轿中走出一个中年妇人。

门口的小厮见这位夫人跟周姑娘有几分仿佛之处,也没阻拦,只是去禀报了主子。

正好周楷在家,一听说有位夫人,且长的像宁宁,他立时想到了一个人来:平江伯夫人。

他当即对周幼宁道:“你别出去,我去看看。”

“嗯。”周幼宁点一点头。婚期将至,她也不想再见到姑姑。

来人确实是平江伯夫人周氏。

今年宋元庆也参加了科考,可惜并未考中。但是宋元庆在会馆外看榜时,却看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名字:周楷。

他记得他曾听继母说过,周家的舅舅舅母过世后,族中长辈给他们过继了一个子嗣,似乎就是叫这个名字。

不过当时他沉浸在落榜的失望难过中,没有细想。后来他渐渐从落榜中走出来了以后,无意间听到苏州府周楷的名字,就告诉了继母。

周氏略一打听,见年岁籍贯都对的上,当下便有几分怀疑。但她又有些不解,如果此周楷即彼周楷,那按道理应该上门拜访他们才是,不应该当做京城没有这门亲戚。

平江伯劝她算了,都没有走动过,就算是真的,也没道理他们上赶着去拉扯。

可是周氏因为去年让侄女代替女儿嫁到裴家一事,名声受损,又时常做噩梦。如今听说极有可能是兄长的嗣子后,她觉得应该亲自去见一见。估计周楷不肯认亲,就有可能是受了流言的影响,其实她也有无奈的。而且她虽然嫁到了京城,十多年没回过江南,但她并不愿意与故乡彻底斩断联系。

在这小院子的厅堂中喝了两盏茶后,周氏才见到了姗姗来迟的周楷。

她打量周楷之际,周楷也在打量着她。

平心而论,周氏与宁宁眉眼之间确实很像。本来面善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但是周楷一想到她做的事情,他就亲近不起来了,心头反而涌上反感的情绪来。

“不知夫人有何指教?”

周氏放下茶盏,直接问道:“我听闻周公子从苏州来,不知道可认得苏州周泰?”

“那是家父。”

周氏心里一喜,随即又是一酸:“是吗?他是我兄长,我……”

“我知道。”周楷神情不改,“夫人的话说完了,说完了是不是可以走了?”

周氏缓缓阖了双目:“你都知道了是不是?你在京城也有几个月了,看来是都听说了。”

周楷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周氏轻叹一声,睁开了眼睛,转了话题:“我打听你时,听说你不住在高升客栈,而是和好友、妹妹一起住在此地。那个妹妹,就是宁宁吧?”

周楷神情微微一变,不知道她此刻提起宁宁的用意来,就没有答话。

周氏继续说道:“按理说你进京赶考,如果还有别的家人的话,没必要带着妹妹。所以最有可能的是这个妹妹原本就在京城,是不是?跟裴家要结亲的,也是你们吧?天下哪有那么多巧事,江南来的带妹妹进京赶考的士子,几十年也出不了几个。”

上一个就是她和兄长周泰啊。

周楷慌了一瞬,很快又恢复镇定:“你想怎样?”

“我没想怎么样。”周氏摇摇头,声音很轻,“不管你信不信,其实如果当初有别的选择,我不会让她代替婧儿上花轿的。”

逼侄女替嫁一事传开后,她心里也怨过命,怨过宁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又病了一场后,终究是歉疚渐渐占了上风。毕竟那是她胞兄唯一的骨血。而她父母去世后,她和她兄长也曾经相依为命过。曾经她以为那是在这世上对她最好最好的人了。

在猜出裴岩要娶的极有可能是宁宁后,她曾经想过要不要以此作筏子大肆宣扬抹黑。但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被她放弃。一则皇帝赐婚,态度摆在那里,她没傻到去和皇帝作对。二则她也不想再时常做噩梦。而且事情过去好几个月,宋家当初所做的事情正在被人渐渐淡忘,她若有异动,肯定会被人重新提起。

是以,到头来她只是又说了一句:“帮我转告她,那件事是我对不住她,希望她以后好好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快要结婚了,也快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