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20(1 / 1)

作品:《怪你太可爱大结局

但顾名思义,总归是和体育、新闻两个方向有关。杨心跃借来了其他大学体新专业的大一教科书翻了翻,花时间背了新闻定义,体育方面的问题她倒是不愁:她热爱体育运动,除了击剑以外,也对国内其他热门体育赛事有了解,足球、篮球游泳、乒乓等等项目她都有所涉猎。

王记者听她回答的这么自信,也很为她开心:“杨同学,其实刚刚我体育新闻部的同事找到我,跟我说了一个很好的消息。这个消息,和你有关。”

“什么消息?”

“你现在是坐着吗?”

“啊?是啊。”杨心跃茫然。

“那好,你坐稳了”

……

在杨心跃打电话的时候,钟可一直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等候着她。女孩打电话的时候,表情非常多变,用“眉飞色舞”来形容都不为过。

她有一双极为灵动的眼睛,若是长久的注视着它们,便会不自觉得被她眼里那异纷呈的光芒所吸引。圆圆的眼睛上是一对颇为英气的眉毛,向上高高挑着,如她性格一样直来直去。

而现在,那双漂亮的大眼睛与灵活的眉毛正在上演一出“好戏”:它们时而聚在一起,茫然、无措;时而夸张地散开,带着不可置信的惊喜。

她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但是仅凭她一秒钟一变的表情,钟可也能猜到,电话那头的王记者一定说了什么好消息。

杨心跃呆呆挂了电话,先是盯着手机看了一会儿,又转过头,直直地望着钟可。

钟可知道她现在心情激动,静静地等她开口。

“心跃,你别激动,慢慢说……”

可是杨心跃慢不下来了。

她忽然伸开双臂窜了过去,出乎意料地扎进钟可怀里,紧紧搂住了他的身体。

杨心跃身上自带的水果体香又一次包围住了他。春□□衫渐薄,两人身上的体温交融,女孩柔软的身体与他硬邦邦的胸膛碰撞,瞬间撞软了少年的心。

钟可脑袋里轰然一炸,下意识的抬起手臂想要环住她,然而还未等他享受够这“投怀送抱”的滋味,杨心跃已然松开双手,又蹦回了原本的位置。

钟可:“……”

杨心跃顾不得注意他脸上的失落,兴奋的同他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钟可,王叔叔那篇报道里不是写了我的目标院校是京大体新系吗?刚刚王叔叔说,京大体新系的教授托他给我带话,说……说很期待在面试上见到我!!!”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他们都懂:杨心跃凭借自己的出众表现吸引了教授们的注意,能在面试之前就让教授记住她,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说,杨心跃的半只脚已经踏进燕京大学的校门里了!

三月底的时候,杨心跃去燕京大学参加了体育新闻系的笔试与面试。

这两场考试的节奏很紧凑,第一天笔试,当天晚上公布笔试通过名单,第二天面试,第二周就公布预录取名单。不愧是全国最优秀的大学,效率高到吓人。

虽然杨心跃早就预料到这场考试一定会有无数人参加,但当她来到现场,看到聚集在教学楼外的数千名学子后,她还是被深深的刺激到了。

左边的人在讨论男足的困局、是否还要花大价钱引进国外球员教练;右边的人在争论乒乓球选手接连受到国外小将冲击,该如何维护住霸主地位。

杨心跃:“……Σ(°△°|||)”大家都好专业啊……原本胸有成竹的她不紧张起来,担心自己在进入面试前,就被笔试刷下来了。

钟可远程给她鼓劲儿。

养多肉的小男孩:别紧张,我查了其他学校体育新闻系的笔试题,没有学校会问太高深的问题,笔试都是筛一遍那些浑水摸鱼的人,以基础题和简答题为主。

跃:可这是燕京大学的笔试啊……说不定特别难呢。

养多肉的小男孩:那你就告诉自己,遇上特别难的题,你不会,大家也不会呀^_^跃:_(:3」∠)_

杨心跃觉得他说的还挺有理的。

等到笔试正式开始后,杨心跃坐在考场里,翻开卷子,长舒了一口气。

钟可说的没错,燕京大学体育新闻系的笔试题,和其他学校没什么两样。前面二十道选择题,题干都非常基础,考察的是考生对体育和新闻的基础了解,分值不高,涵盖的方向却很多,错一两道情有可原。之后是两道简答题,让考生阐述体育与新闻如何更好的结合。

最后一道题分值最高,一百分的卷子里占了六十分题目极简,答起来却最心:《你为什么选择体育新闻系?》简直就是一篇命题作文嘛。

其实整章卷子里,前面都是□□,唯有最后这道占了六十分的大题才是本系导师们最关注的问题。

他们希望报考体育新闻系的学生,是真心热爱这个专业,而不是因为“录取分数线比别的专业低”,想要蹭一张毕业证书,才尽心思的考进来。

现在很多大学都打破了学院、系别的概念,新生入学后,大一上的都是公选课,学一些基础。经过一年的铺垫,学生们真正了解自己想学什么知识、想成为什么人、想要什么未来之后,还有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体育新闻因为挂着“体育”之名,总是会被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人看轻,把体育新闻系当作一个转系的跳板。导师们非常担心招来的学生在一年基础公选课之后留不住,所以才会出了这么一道题,想要筛出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好苗子。

而杨心跃,就是这么一个好苗子。

她望着这道题,眼前如走马灯一般,晃过了她从小到大的练剑经历。一幕幕记忆犹新的场景从她的脑海中流淌而过,六岁的她被妈妈送进剑馆,八岁的她练断了自己的第一支花剑,九岁拿到了省级少儿冠军,十岁的全国个人冠军与团体第一,紧接着又被送入更大的剑馆,在十四岁那年,她终于成为了花剑队的队长。

她热爱花剑,热爱一切体育运动,她怀念挥洒汗水的滋味,以及赛场上震耳欲聋的呼声。

虽然她现在已经离开了赛场,可是那股热血沸腾的体育神永远存在着。

这道大题没有规定字数,答题纸也不像高考作文纸一样,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