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036章 病臣论事(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班头心里担心老头子顶不住要出事,便向袁可立大声嚷道:

“老爷,咱们回吧!”

“回,回哪儿”

“回家。”

袁可立拼命地摇头,他的舌头僵硬,已是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来,但他仍断断续续说道:“咱、咱、咱等、等皇、皇上……”

偏这时候,五凤楼上的一盏硕大宫灯被吹脱了钩子,任风撕扯着轰然坠下,重重地摔在袁可立面前。

眼见半空中冷不丁飞下一颗火球,袁可立猝不及防,吓得惊叫一声。顿时一口痰堵在喉咙口上瓷瓷实实吐不出来,片刻儿就憋昏了过去。班头一只手搂着他,另一只手又是摇他脑袋又是捶他的背心,好不容易才让他把那口痰“咳”了出来。人虽然苏醒了过来,但已是软绵得只有进气没有出气。

在刀搅一般的北风中,但见黑黢黢的城墙,高耸耸的楼阁,密沉沉的飞檐,光溜溜的地砖,都像是用寒冰砌成。班头费了老鼻子劲把袁可立搬到轿子里蜷起,然后又去敲门,两只拳头擂得生痛,半晌才听得里头有人走过来,隔着门缝儿喊道:

“袁大人您先回家吧,皇上今日巳时再见你。”

班头也不答话,只命令轿夫赶快起轿,如飞一般回到租住的院子里

袁可立回到家中,已是嘴唇发紫四肢僵硬,管家和班头等人把他抬到热炕上焐了几床厚棉被,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管家赶紧去找大夫给袁可立治疗。

中极殿,皇帝和内阁首辅谈国事,一直等到巳时,袁可立也没来,朱由校问向身边伺候的魏进忠:“你去没去通知袁可立来见朕?”

“回万岁爷,老奴派太监赵会去传袁可立入宫见您,他说今天早上袁可立来到午门,又自己回去了。”

“这挺奇怪的,孙先生,你推荐的这位袁可立靠不靠谱啊?”

“陛下,袁可立是扶正抑邪、嫉恶如仇的忠臣干吏。他不会做此荒唐之事,定是有其他原因让他失约?”

“他要真是无双国士,朕三顾茅庐也不是不可,孙先生,走吧,跟我到袁可立家看一看。”

袁可立的住址早已被锦衣卫登记在册,皇帝与内阁首辅一行人乔装改扮成普通儒生的模样来到袁可立住的小院。

锦衣卫一敲门,袁可立的管家开门,孙承宗直接亮出内阁首辅的身份,管家急忙行礼。

“管家,袁可立在哪呢?”孙承宗问道。

管家一听这话就泪流满面,把今早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帝听得心头火嗡的就起来了。

朱由校安排锦衣卫把袁可立接到文华殿治病,让宫中的太医给他把脉治疗。

治疗了一天一夜后,一直昏迷的袁可立缓缓地苏醒,孙承宗就在他的身边跟他说:“袁大人,你受委屈了?”

“这不是高阳兄吗!你怎么到我家了。”

“袁兄,你看看这是哪!”

袁可立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环顾周围,觉得很熟悉,说道:“这好像是文华殿的装饰。”

“对,你现在就在文华殿里。”

“我是怎么了,感觉身体好疲乏?”

“袁兄,昨儿五更天,你在午门外冻坏了。”

经这一提,袁可立才醒了神,记起了早晨在午门外受到的侮辱和磨难,顿时头痛得针扎一般。他本来就有哮喘病,经此一冻便是发作得厉害。嗓子里像扯风箱似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也吐不过气来。

太医见状给他垫高了枕头,又找出宫中常备专治哮喘的“六神顺气丸”,让他服下,这才又慢慢平稳下来,待他喘咳稍停。

躺在榻上的袁可立面色蜡黄眼窝塌陷,形色枯槁眼神也是憔悴不堪。孙承宗禁不住心下一酸,握着袁可立的手,说道:“这个事陛下已经查出来了,是阉宦使坏,那个害你的宦官叫赵会,是以前你曾经惩治过的罪监的义子。陛下已经把他们投入大狱了。”

一听首辅这番话,袁可立血冲脑门,几乎是声嘶力竭诉道:

“我辈青青子衿,一辈子饱读圣贤之书。二十余岁列籍朝班,进入仕途。在苏州巡海,差点被倭寇大炮轰死。担任按察使,从未有过一件冤案。老夫实心为朝廷办事,从不敢有半点疏忽。谁知如今到了花甲之年,反而遭此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升斗小民,穿窬之徒,尚且有尊严不可冒犯,何况我辈?古人言,鼎烹斧锉可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