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043章 军工人才(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泰昌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帝到皇极门临朝亲政。

今日,礼部尚书孙如游以年老体衰为由请求致仕。皇帝批准了,他任命尚宝司卿袁可立为新的礼部尚书。

鉴于棉衣案中,工部尚书王佐贪墨大笔军饷,已被处斩,其职位由徐光启担任;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崔景荣皆有失察之罪,他们都被免职为民。户部大小事项由刚提拔的户部侍郎毕自严管理,兵部尚书由当今的内阁首辅孙承宗兼任。

孙承宗、徐光启、袁可立三人都被皇上封为帝师,负责陛下的经筵讲读,可谓是圣上的心腹之臣、左膀右臂,令文武百官羡慕不已。

今天,朱由校又去了京军大营视察。也许是伙食改善的情况,这一次皇帝见到的士卒明显比第一次来的时候要精神饱满,虽然武器和盔甲还比较简陋。

京军十二团营,在万历末年的编制上是十二万人。孙承宗担任内阁首辅以后,叫京军的将校自查了一遍,还剩下九万多人。孙承宗再次派得力的下属细查,发现实际人数只有八万二千人。在这八万二千人中,把年老体衰身体有疾病的士卒去除掉以后,就剩下六万兵了。

内阁首辅罢免了那些虚报人数的将校,现在京军的训练是由京城守备满桂来负责。

不得不说,孙承宗推荐的满桂真是一位勇将。他武艺高强,精通骑射,而且能和士卒同甘共苦。皇帝去视察的时候,满桂正在教士卒们骑马驯马。

天子近距离观看士卒们训练,突然有一匹高头大马挣开了缰绳,向皇上狂奔而来。满桂冲上去挡在烈马前行的路上,满桂与烈马近身,马的后两蹄飞击满桂。满桂一侧身以两只手各握一蹄,向前一推,马前足双蹶,跪在地上就动不了了。在场的军士们拍手称快大声叫好。

等到几个士卒把烈马牵走以后,身披盔甲的满桂走到皇帝面前,单腿下跪请罪道:

“末将办事不利,没有看管好马匹,让烈马惊扰到皇上了。请陛下责罚!”

“没事,没事。满桂,你真是好功夫啊。刚才那招力摔奔马,没有几百斤的力气是做不到的。”

皇帝打量着满桂,今年满桂才二十六岁,外表看起来有些憨,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满桂年少时,便善于骑马射箭,入伍后每次参战,都斩首、截耳不少。按照明军中的规定,斩获敌人一颗头颅,就可授任官职,否则就赏给白银五十两。满桂屡次拿到赏金,却没能得到一官半职。年近三十,才当上总旗。又过十年才当上百户长。如果不是现在战火频仍的时局,以及内阁首辅孙承宗的赏识,满桂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升官。

“谢陛下称赞。”

“满桂,朕问你,现在京军三大营有多少战马?”

“回陛下,京军有一万军马。但实际上好些军马因为管理不善,饿的根本上不了战场打不了仗。”

“那你说,现在敌人就打到京城了,京军里能拉出去打仗的战马有多少?”

“末将估计三千左右吧。不过陛下不要担心,末将最近正在重新训练将士们养马驯马,所以只要草料够,能上战场作战的马匹数量能增加到八千匹左右。”

“那将士们呢?能拉出去作战的有多少?”

“根据末将的训练,如果只是当刀盾手的话,有三万人可以短时间作战,但是承受不了长时间的苦战血战。现在京军最大问题是缺乏弓箭手,而弓箭手的培养没有一两年的时间训练,是不可能作战的。骑兵可以作战的只有三千人,如果战马足够的话,还能再培养一些。”

“嗯,满桂说话很实在么,朕很喜欢你做事的风格。”朱由校说完就和几位大人去巡视北京城外由徐光启管理的数理院下辖的兵工厂。

朱由校直接在城外划了一块地给徐光启做火器,徐光启依靠着他在明朝科技爱好者中的巨大威信收拢了一堆科技人才。比说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李之藻的学生张焘,民间学者焦勖和御史毕懋康都是制造火器的人才。

目前兵工厂正在制造的还是已经过世的火器制造家赵士祯留下来的鲁密铳,毕竟鲁密铳作为一把火绳枪来说确实质量过硬、威力巨大、使用方便。

御史毕懋康提出要改良火枪,要把火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用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燧发枪是在发火装置上安置了一块燧石,发射时,由射手扣动扳机,安装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

这种枪的特点有二:一是不怕风雨,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能发射;二是不用像火绳枪那样事先点燃火绳,只要在使用时连续扣动扳机,摩击燧石,便可连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