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077章 口外初战(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在皇帝与晋商聊天时,张家口的口蘑行可是热闹的很啊,晋商商会的大头目范永斗在草原上支了一个烧烤架,上面烤着肥羊,身边有一个汤罐正在煮口蘑。

张家口地区坝上草原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广袤辽阔,景色秀丽。这里既有绿洋花海之誉,又是驰名天下的口蘑产地,也是晋商做蒙古、满洲生意的好去处。

蘑菇是一种野生真菌。有平蘑、草菇之别,人工培植的还有香菇。而最为上乘的是张家口地区坝上草原产的蘑菇,它以味鲜肉美闻名于世,被称为口蘑。由于张家口北边的坝上草原盛产蘑菇,所以在隆庆明蒙开展互市以后,众多蒙古人,用骆驼、马骡、牛车等运输工具,把蘑菇运到塞外的旱埠码头张家口出售。

当时的张家口是内地与蒙古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市面繁华兴隆,各地商贾云集,是销售蘑菇的宝地。而草原上运来的蘑菇多是没有加工的土货,要卖给食用者则需有人来加工。晋商在这项买卖中大获盈利,每年购进加工五六十万斤蘑菇,销往全国。

商人对于金银利润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晋商就是如此。晋商八家的首富范家第八代家主范永斗正在准备与后金的交易,之前他也多次与辽东的建州女真努尔哈赤进行大规模的交易,主要是购进大量辽东特产比如说人参、皮草什么的,因为垄断了人参的买入,范家还被称为参商。

不过现在这种规模的生意要危险一些,之前努尔哈赤还只是臣服于大明朝的一个女真酋长,所以晋商跟满洲做生意其实是完全合法的,在明朝没下严禁与鞑子通商的法令之前,努尔哈赤通过张家口的市场购入了大量的铁制武器和盔甲,还通过范永斗搭线招募了大量懂得冶炼铸造钢铁的工匠。

本来满洲国主努尔哈赤攻陷辽西的话,他就能获得大量的铁矿、煤矿和盐井。但是战事受阻,满洲现在需要从张家口购买足够的粮食、盐巴和铁器。晋商发大财的机会也就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贝勒皇太极亲自带着一些辽东的特产和以往从明朝掠夺的一些财富,从铁岭出发绕了个大圈来到张家口。

范永斗准备了几千匹马骡的车队运送物资,沿途经过的明军卫所,他都跟当地的军事长官一一打点过。朝廷现在下令严禁与东虏通商,所以晋商明面上打着和蒙古互市的旗号,但实际上是和朝廷的劲敌女真人做生意。范永斗本人精通蒙古语和满语,与爱新觉罗家族来往甚密,他自然是商队的直接领袖。

皇太极带着一千人从科尔沁草原赶过来,与范永斗做生意买入为进一步对明战争所需的物资。皇太极说得一口好官话,远道而来的他脸庞赤红。他来不及休息,来不及享受范永斗烤羊肉,直接验货,准备付款结账走人。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和名贵的特产,范大掌柜自然是满脸堆笑。正在他们交易之时,只听得远处狼烟滚滚,几千明军骑兵杀了过来。

明军的主将是满桂,他得到了有大批商队来到张家口与东虏通商的消息,带着两千骑兵急忙奔驰到张家口查看情况。皇太极见状大喊不妙,他匆匆忙忙准备迎战,晋商马队里也有不少弓马娴熟的勇士。满桂手下的这两千骑兵是这几个月突击训练的,虽然他有突然发起进攻,敌人来不及反应的优势。但也只是勉强把对方逼退。

一轮皓月当空,草原上火光烛光犹若长蛇,兵器的撞击声叮当不绝。皇太极不愧是精于带兵打仗之人,他看出明军虽然训练不错,但是不常上战场,缺乏血与火的磨炼。皇太极迅速稳定军心,带头冲锋陷阵反击,缺乏对敌经验的明军渐渐落入下风。在这个节骨眼上,晋商头目范永斗丢下所有商品,趁夜色带着车队逃跑了。

金军主将皇太极想着彻底歼灭眼前的这支明军,结果远处有传来战鼓声,京城兵备道孙传庭带着大批援军杀到。皇太极害怕被包围,只能鸣金收兵往草原逃去,满桂折损骑兵八百人,剩下的人不敢追敌兵,明军此战获得了大量晋商的物资。

孙传庭、满桂带着军队回到京营驻扎,将作战情况汇报给孙承宗。

内阁首辅听完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满桂带着一队骑兵截住了后金与大明内部汉奸行商的物资。孙首辅对边关行商走私军用物资的情况有所了解,他建议皇上在京畿地区设置暗哨观察商队的生意。皇帝在边镇设置了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