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086章 水乡泽国(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朱由校本人对孔子并没有什么坏印象,他前世小的时候听老师讲读《论语》,他对孔子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教学和以人为本的观点非常钦佩。但是中国有一句俗话,“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后来虚伪的士大夫拼命咬着孔子的那些思想糟粕,把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当做真理,甚至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恶意歪曲孔子的本来说法。

在去往曲阜的路上,皇帝路过了几个寂静的小村庄,一路上看见几十具饿殍尸体。朱由校还看见一父一女,那孩子饿的面色青白,头上插着草标,见我们走近,以为是买主,又惊又怕,浑身抖着扑到老人怀里,嘶哑着声儿哭:“爹呀,别卖我,我会织草席、会烧饭,我讨饭都行,爹呀,你不心疼我了!”女孩一边哭一边抓打老人……

皇帝立即拿了十两银子赏了他们,眼睛看都不敢看他们。朱由校心里有一种自责的情绪,自己觉得责任重大,脚步沉甸甸的往前走。

朱由校今日见到的曲阜城,乃是明嘉靖初年所建。在明正德年间,由刘六、刘七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大肆毁坏孔庙建筑和儒家典籍。因此嘉靖皇帝重新建筑城池保卫孔庙,这是后世曲阜县城的由来。

由于此城的建立完全是为了保卫孔庙,因而城的正南门便称为“仰圣门”;实际上此门成了孔庙的南门。同时,由于孔庙前后九进院落组成一个南北长、东西宽的庞大建筑群;结果导致今城的西门和东门之间,没有一条直通的大道,给城内交通带来极大不便。

天子带着护卫走入城内,市面上还算繁华。在鼓楼大街上,有一家叫“北玉成”的糕点铺,生意非常红火,有不少人在店门前排队。朱由校有些好奇,他吩咐随身护驾的太监方正化去排队买一些糕点回来吃。在方太监买点心的时候,皇帝和侍卫先找了个小茶铺喝茶休息,朱由校一边喝茶,一边用余光打量城里来往的百姓。过了几炷香的功夫,方太监带了几大盒北玉成的特色糕点回来。

这家糕点铺卖的最火的点心叫“百子糖人”。百子糖人亦称巧果糕点,是用传统的模具制成,花色图案丰富:有吉祥的孔雀、展翅的小鸟、玲珑的花篮、逼真的仙桃以及寿字、福字等,不仅美味可口,而且精巧美观,可供观赏。这些糕点还只是小件,大件糕点需要提前订做。大件的糕点有“老寿星”、“麻姑献寿”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造型,形象逼真,惹人喜爱。

北玉成家的糕点分外用、内用两大类。外用糕点主要用于送礼,亲戚朋友之间互相馈赠。内用糕点又分为应时糕点和常年糕点。应时糕点是根据各种花卉盛开的季节变化而随时精工制作的,如春秋时令的萝卜饼、桂花饼,夏令的荷花饼、绿豆糕、凉糕等等。常年糕点有大酥合、菊1花酥、百合酥等。朱由校和侍卫们分着吃完了买的这几大盒糕点。吃完糕点,皇帝去孔府门口溜了一圈。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孙的封号。孔子的嫡系后裔,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世家。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幅金字对联悬挂在衍圣公府大门两侧。朱由校本来想找一找衍圣公的麻烦,结果细一打听,衍圣公家人今天集体外出游玩。皇帝只好打消念头,这样一来,曲阜也没有什么好待的了,朱由校离城去往相距不远的济宁城。

济宁城临河滨湖,具有河港密布的水乡特点,城西有京杭大运河穿越,东有洸府河迂回,南有烟波浩渺的微山湖,形成二河抱城、一湖拥簇的水系格局,而济宁城内又有老运河、越河、府河、洸河穿越交织形成三横二竖加一环的城市水系网络。也正是这个河流纵横的地理形势,让济宁城成为明朝廷委派河道总督治理水患的中心。

皇帝带着护卫一路快马加鞭来到了济宁城外的鲁桥镇,在这里这只队伍停住了疾驰的脚步,拦在前方的是一片水乡泽国。朱由校一行人下马,雇佣摆渡的船夫,换乘小船向济宁城内前进。

时间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水面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船夫划船技术很高,小船快得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这个船夫年纪不大,还是生动活泼爱聊天的岁数。朱由校就一边与这位健谈的船夫聊当地民情风俗,一边观察人们的生活。

白马河、泗河是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重要支流。在鲁桥镇以北,白马河汇合泗河入运河的地方,因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当地内涝及上游洪水宣泄不畅,每年大水泛滥漫溢,方圆数十里内尽成泽国。积水长达数月,直到深秋方才慢慢干涸。

这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