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227章 东北平静(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驯鹿有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似马非马,似鹿非鹿,似驴非驴,似牛非牛,所以汉人管它叫“四不象”。

满族人则觉得驯鹿身上既有马头的威武、鹿角的美丽;又有驴身的健壮和牛蹄的强劲。驯鹿的花色有灰褐色、灰黑色、白色等等。白色的驯鹿就像飘浮在大地上的云朵。

行猎时,驯鹿是猎人的好帮手,只要把打到的猎物放到它身上,它就会独自把它们安全运到营地。搬迁时,它们不仅负载着行李,满洲妇女、孩子以及年老体弱的人还要骑乘它。

而且驯鹿不需要人过多地照顾,它们总是自己寻找食物,森林就是它们的粮仓。除了吃苔藓和石蕊外,春季它们也吃青草、草间荆以及白头翁等。到了秋天,鲜美的林间蘑菇是它们最爱吃的东西。

驯鹿吃东西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行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的,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绿还是绿的。它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那树依然枝叶茂盛。驯鹿夏季渴了喝河水,冬季则吃雪。只要在它们的颈下拴上铃铛,它们走到哪里你都不用担心,狼会被那响声吓走,人们会从风儿送来的鹿铃声中,知道驯鹿在哪里。

大玉儿在给驯鹿割鹿茸的时候,虽然很不愿意做,但辛苦的劳动给她一个部族奋斗者的身份。她不再是一个宫廷里的金枝玉叶,任人摆布。大玉儿壮了自己的胆气,对阿济格的畏惧少了一些。

向北逃的建州女真目前还勉强过着和平的生活,因为驻扎在关外的明军正在忙着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被击退的卢象升等部对北方保持警戒防御状态。在辽东办事的数理院学者孙元化倒是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设想,那就是开辟辽河、易屯河、松花江和黑龙江的水陆联运路线。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真要实行也是一个大工程。孙承宗让孙元化仔细研究写了一封奏章呈递给圣上观阅。

在紫禁城的文华殿里,内阁次辅朱燮元把辽东的奏章交给皇上。皇帝让朱燮元坐在御座旁边的杌凳,由于是孙元化关于水利的新设想,没有多说什么,仔细看那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奏本。

朱燮元很少离皇帝这么近坐过,此刻渐渐定住了心,偷眼打量万岁爷,只见他穿一件金黄色的衮龙袍,白玉腰带映着窗外的光熠熠闪亮,一双脚蹬着青缎凉里皂靴,回蜷在椅子腿间,全身压在肘上伏在桌面上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那份奏章。皇帝面如冠玉,立坐行走,都显得十分精神。

进入内阁的朱燮元,是离皇帝最近的文官,他知道万岁爷最近每日要批阅七八万字的奏疏,还要接见大臣,骑射练武样样不误,亏他怎么打熬得这么好的筋骨?朱燮元知道后宫的嫔御全都是容色艳丽花枝招展,哪个不是伐性之斧……正自胡思乱想,皇帝已经看完了奏疏,问道:

“朱燮元,你发什么呆?”

“啊!啊……陛下!”朱燮元忙将思路从不该想的收回到该想的地方,赔笑道:“臣是走神了,瞧皇上这么的励精图治,想着天下臣民好福气……”

“朕对孙元化要嘉奖,他仔细分析了辽东各地的人口数量,又重新审查了辽东当地的河流,如果明军要北上,陆路运输成本巨大,会拖垮朝廷北拓疆域的战事。”

“恭喜陛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孙元化为国出谋划策,真是干臣。”

“不要这么说,一人是一本账。大凡太平日久,君王易生骄奢之情,臣子易生怠惰之心。朕要是不励精图治,那文恬武嬉的糟糕局面就会回来。”

“皇上宵衣旰食,臣也要鞠躬尽瘁,效死力于国事。”

“这孙元化虽然数学不错,对后勤运输也非常了解,但是他对水利并不精通,朕要先派遣数理院的水利专家去好好查看一番,然后再做定夺。更何况今年辽东人口还比较少,农业的耕种还没有恢复,这种条件下,硬要百姓去做这么大的水利营建,真是强人所难,会把新来的内地移民吓跑了。”

“陛下深思熟虑,微臣钦佩。”

“朕听说你朱燮元进了内阁之后,忙于公事,每日只睡不到两个半时辰?你可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身子骨熬坏了。朕建议你每日睡四个时辰,对身体好,要知道朕可重用的大臣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