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41(1 / 1)

作品:《金枝毓秀小说

张氏虽然嘴上这么说,可程金枝在她心中的嫌疑,却并没有洗脱。

换句话说,她还是相信自己一贯的直觉,坚持认为掳走程秀凝和程煜的事,程金枝一定有份参与其中。

可如果这一切都如她所预料的那样……

想到此处,张氏心中突然不自觉地感到了一阵深切的忧虑。

也就在这一刻,她蓦然发现,程金枝原来早已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可以任意欺凌使唤,灰头土脸的低贱丫鬟了。

自己往后要面对的,不仅是程金枝,还有身为太子储君之位最大威胁者的燕王,甚至是整座燕王府。

“娘...娘,你怎么了?”

见张氏突然停下脚步立在原地发呆,程素锦关切地轻轻推了推她,眼角露出了几簇疑惑之色。

“没什么,我只是思考对策而已。”

张氏容色不自然地回过神来,愣了片刻,这才恢复了之前的凝重之态,眉宇紧锁。

“反正那个吴鑫是不能在留在程家了,否则你爹追问起来,难保他不会说漏嘴把我指使他的事给说出来。”

张氏说着便一面迈着步子一面低头思忖,少顷之后,这才继续开口道:“这样,我会给他一笔钱让他离开京城,让他走得越远越好,然后制造出一种他是畏罪潜逃的假象,先断了这条关键的线索,让你爹无从下手。”

“可是...那个吴鑫为何要撒这个谎?”程素锦转过头来面带不解,“爹那么聪明,必然会想到,如果只是区区一个府中护卫,倘若没有人在背后指使,是不敢,也不会编造出这些谎言无端去指正一个亲王和王妃的。”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张氏眼中泛起了一丝狡黠之色,“这个吴鑫好赌,欠下了不少钱。到时候你爹若是问起,我就说当时由于我救人心切,扬言谁能追查到人质的下落,就重重有赏。吴鑫既然欠了赌债,自然急需用钱,一时想歪,这才敢大着胆子在我面前谎话连篇,那时候情况实在紧急,我们也没来得及多加思考,这便糊里糊涂地信了。”

听罢张氏的主意,程素锦心头一松,显出了久违的笑容。然而还未等她扬起嘴角,却见张氏脸上一阵阴云密布,相比之前,似乎更加心事重重。

“这个吴鑫始终是个下人,拿点钱也能应付过去。可是...你大哥他...”

张氏一提到程煊,便面沉似水地垂下眼帘,更是愁眉不展。

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这个儿子和她从来都不是一类人,也一直都让她难以掌控。

她一直都忘不了程煊昨日临走离开偏厅时那怅然失望的眼神,和那句让她痛心疾首的刺耳之言。

若说他会去向程衍揭露那晚在偏厅的所见所闻,也不是没有可能。

原来这么多年以来,她忙着勾心斗角,忙着逼迫他讨程衍欢心,却从没有真正认真地了解过这个儿子,考虑过他的感受。

所以,就连此刻程煊会不会为了母亲的处境和地位而选择守口如瓶,视而不见,她竟然也没有丝毫的把握。

“对啊,我怎么忘了还有大哥。”

程素锦眉间一跳,想起昨日自己和张氏所计划的一切被程煊听去大半,担心之余,也跟着陷入了沉思之中。

“你大哥和我们从来都不是一条船上的人,他现在被关在房里,暂时还惹不出什么事,可之后会如何,就连我这个做娘,心里没有个准数。”

“这归根究底,还不是因为爹最疼爱的这个小儿子回来了。”程素锦冷冷地哼了一声,“否则我们就是闹翻了天,爹只剩下大哥这么一个儿子,也不能奈我们如何。”

“通过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你爹有多么紧张这个小儿子,你二娘现在定然是把程煜当护身符,更要眼睛长在头上,耀武扬威地过日子了。说不定再过不久,就连我们也不会被她放在眼里。”

张氏凝目望天,稍有细纹的眼角猝然间流露出了一丝脆弱与无助,但仅片刻,便稍纵即逝。

“她敢?”

程素锦闻言胸口一滞,怒气冲冲地抬高了音量,眼中满是不屑之色。

“她当然敢。这个女人心高气傲,这些年一直被我压着,如果找到机会能够打压我们,她又怎么会轻易放过?”

张氏徐徐说着,剧烈地缩了一下瞳孔。

“现在看来,当务之急就是为你哥安排一门亲事,让他快些成家。程煜毕竟年纪还小,等他长大成人,你爹也已经垂垂老矣。但你大哥不同,他若是现在娶了妻室,过两年生下子嗣,你爹就算看在嫡孙的面子上,也定然会更加器重你哥。”

语毕,她脸上的阴霾逐渐褪去,转而蒙上了一层让人心中生寒的阴狠之色,压低声音从齿间迸出了一句话。

“锦儿,无论是家宅内外,那些妄图横在我们面前想要挡路的人,通通都留不得。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三十七章帝王心术

昭阳宫太极殿内,周帝于龙椅之上正襟危坐,看着底下低眉垂首的文武百官,凝目片刻,便将视线落在了站在队伍前端的太子身上,微微地皱了皱眉头。

这朝堂之上,素来都是暗潮汹涌,风云激荡。

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身败名裂,很多时候都只在这一朝之际,皇帝的一言之间。

除去居高临下的周帝以外,大殿内的所有人都已经感受到了空气中所酝酿起的那股紧张之感。

擅自前往大理寺带走人犯,又大张旗鼓调动城防军在莅安侯府外围攻燕王,太子昨日的所作所为,朝中早已是人尽皆知。

这一众官员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可心里都在暗暗揣测周帝的心思和决断,也好时刻把持风向,站对立场,以惹来无端之祸。

“关于刑部天牢劫狱的案子,最近又闹出了新的风波,想必各位爱卿,都已经有所耳闻了吧?”

周帝眸色微转,没有直接质问太子,而是像将网撒向了大殿内的所有官员,其目的是想借此探一探底下这些人的口风和舆论导向。

然而这个时候,谁也不敢第一个走出来淌这趟浑水。

你若回答知道,那周帝必然会问及对此事的看法与态度,在这种局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多说多错,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