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16(1 / 1)

作品:《金枝毓秀小说

不能轻易得罪。他既然请我去,我也不好推辞,也就随便去坐了坐,闲聊了几句,也就当是故人叙旧了。”

“故人叙旧?”元熹公主闻言眼波流转,故意装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对啊,我记得皇兄你当年和这位太子时有过交情的,四年前去渡风关与我们谈和的人,不就是他吗?而当时带兵镇守在那儿的,也就是你皇兄你啊。”

听元熹公主讲得漫不经心,元鹏便跟着点头应允道:“是啊,所以我们也算是旧相识了。”

“那你们都讲了什么呀?”元熹公主很是好奇地凑近元鹏,秀眉微蹙,“我可听说这个太子城府颇深,为人阴险,可不是个容易对付的角色,咱们还是小心些好。”

“既然是故友叙旧,讲得自然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寒暄之言。”元鹏不以为然地轻飘飘道,“如今周楚两国刚刚缔结秦晋之好,就算他真的对我们大楚心怀不轨,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你放心吧,该防着谁,哥哥知道。”

“他特地请你去他的别苑,难道只是为了寒暄,我怎么就不相信啊。”

见元熹公主紧瞳孔,眸色锐利地盯着自己,元鹏目光一闪,随即一脸认真地正色道:“熹儿,这里是周国,是别人的地盘,而我们两人可是亲兄妹,你觉得我有必要瞒着你吗?况且从小到大,我又何曾有骗过你什么?”

“当然有啦,你别忘了这一次,是你可和父王联合起来骗我!”

元熹公主一拍桌子,故作气愤地攥起拳头朝元鹏挥了过去,却被他轻而易举地躲过,语带安慰地赔笑道:“哎呀,我后来不是良心发现告诉你了吗?还替你在暗中动了手脚,你现在不是已经如愿以偿地抱得如意郎君了吗?”

“他本来就是我的。”

元熹公主一脸得意地勾起唇角,沉吟片刻,她便调转脸色,假作不解地看向了元鹏。

“对了皇兄,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四年前那件事,我们愿意撤兵还朝,真的是因为这个太子以万两黄金作为见面礼的缘故吗?”

“是啊,若非他当时主动献殷情,我们未必肯如此干脆就撤兵。”

元鹏下意识地答了一句,突然抬起眼帘看着元熹公主疑惑道:“诶熹儿,我记得你对这些事情从来都是不感兴趣的,我当时跟你说的时候你还嫌无聊呢,怎么现在反倒主动问起我来了?”

“因为,今天那位燕王妃亲自来长阳宫找过我。”

元熹公主眼神松动,待再次聚拢目光时,看着元鹏的眼神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而她为的,就是这件事。”

第三百一十五章迷雾重重

“我让你查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燕王府后院的书房内,高珩将手中的毛笔搁置在砚台上,抬头看了一眼站在跟前的沈均。

“回殿下,据宫里的眼线来报,四天前,魏延确实单独入御书房见了陛下,而在这之后,尚书府外就有屠灵司的人一直在盯梢,而户部的主司的职务也都暂时交由了户部侍郎张谦代理,看来他一定是在太子的教唆下,和陛下说了些什么。”

“一定是关于赈灾官银的那件事,只是不知道,他和父皇是怎么说的?”

高珩语气平和地说着,眼中雾气弥漫,让人难以窥探他此刻心中的所思所想。

他之所以在人前对此事表现得漠不关心,一来是想让太子放松警惕,以为自己对此案所知有限,好多争取一些时间想出应对之策。

二来,也是不想让原本就思虑过重的程金枝知道燕王府当下的处境,徒增她的烦恼和担忧。

正思索着,就见沈均神情疑惑道:“殿下,这件案子一直都是岑长司在负责,想必他手中所掌握的线索一定多于我们,殿下为何不直接去找他呢?”

“岑风毕竟不是我们的人,他的立场也只会父皇而设,为人处事一向有自己的原则,他若是没有主动前来,就说明他不想告知此事,又或者时机未到,暂时先不要去打扰他。”

高珩若有所思地拧起眉角,沉吟片刻,随即眸色微转:“对了,上次你说金枝在漱玉阁遭到徐如烟为难时,是岑风出手为她解围的?”

沈均闻言点头道:“没错,据说岑长司当时当场抓到真凶,替王妃除了嫌疑,漱玉阁很多人都是亲眼所见,所以即使徐阁主有心为难,一时也是束手无策。”

“可是金枝至今也对此事只字未提。”高珩眼角流露出了一丝严峻之色,“我本来以为她是怕我会担心才刻意不说,但如今看来,可能是因为岑风私底下和金枝说了些什么,而他们并不想让我知道。这几日我总觉得,金枝有什么事在瞒着我。”

“属下不太明白。”沈均有些不解地动了两下眼睫:“岑长司平素和王妃交集并不多,是什么样的事,他会和王妃说,却不与殿下您说呢?”

“我也只是猜测罢了,大概是我想多了吧?”高珩抬手轻按额头,继而对沈均嘱咐道,“你记住,关于此案的任何事,都不要在金枝面前提起,如果她问起,你知道该怎么说。我只想让她做个局外人,安心养胎,别再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见沈均认真地应了声,高珩轻叹一口气,深邃的眼眸中雾气更重,联想到程金枝在自己面前所表现出的种种反常之举,心中不由更加觉得,她有事在隐瞒自己。

但是当着沈均的面,他还是敛神色继续道:“不过按照太子的个性,他一心想将我铲除,既然已经让魏延做这个替罪羊,却到现在都按兵不动,也没有在父皇面前提及此事加以煽动,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会不会是因为陛下最近挂心南楚和北边蛮族叛乱一事,所以暂时没有闲暇去顾及此事?”

“应该不会。”高珩轻轻地摇了摇头,“这件劫案当年震惊朝野,父皇至今都余怒未消,若魏延真的向父皇指证是我所为,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动静。”

高珩语毕放下按在额间的手,目光凝滞在一处,眸似深潭,隐隐地泛着寒光。

“这其中一定是哪里出了差错,又或者,他们根本就还有更大的阴谋。”

“更大的阴谋……”沈均闻言不禁眉角一紧,“殿下,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何不主动出击?现在大楚的皇子和公主可就在咱们眼皮底下,南楚公主又即将嫁入王府。如果那笔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