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131章 击杀群寇(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吃完了晚饭,朱由校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儿,喝了一杯茶水往下顺了顺,他还是准备在天凤楼的雅间与宋献策聊天。

“宋先生,我能听明白你有满腹韬略,你说说如果当今圣上想廓清政治,开创新风。他应该怎么做?”朱由校表面上醉醺醺地发出提问。

宋献策只当这位年轻人喝醉了,直率地回答道:“清巨室,利庶民。”

听完这六个字,朱由校陷入了沉默,半晌都不作声。此时,室外月明星稀,树木被山风吹得飒飒作响。他良久才装作疑惑地问道:“孟子说过,‘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可是,你却要皇帝陛下清巨室,这不是自掘坟墓么?”

“公子,史书昭昭,记载甚详,历代衍成社稷祸变者,莫不都是巨室所为。所以,像唐太宗这样一代明主,登基之初,便把江右巨室统统贬为庶民。本朝开国皇帝朱洪武,唯恐死后巨室生乱,也千方百计剪除干净……”

“何为巨室?”

“巨室,顾名思义,应是皇亲国戚,显宦之家,巨富豪商,只有这帮人,才有可能挟天子以令诸候,巧取豪夺,鱼肉百姓。”

“说的有些道理,哎,三月份的时候京师有地震的灾祸,这山西省也出现灾祸了吗?”

“地震了,很严重,无数百姓房屋倒塌流离失所。”

“但我从京师来到大同,百姓还算安居乐业,并无大灾迹象。”

“地震严重的地方靠近陕西,要再往西走,你就能看到受灾的县乡了。”

朱由校跟宋献策聊到深夜才休息。凤云楼的第二天,朱由校邀请宋献策一起去西边游玩。

从大同出来,皇帝一行人马,往西边走,果然见百姓啼饥号寒,民不聊生。最让朱由校胆寒的是,过一座桥时,桥上躺着一个面目黄肿的女孩,有四五岁大,破衣烂衫,蓬头垢面,肮脏不堪,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

这女孩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也不知是死是活,肚子涨得发亮,四肢却似乎开始腐烂,正在往外淌着脓水,一大群金头苍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打转……

皇帝拍了一个锦衣卫前去打探她是否还活着,锦衣卫过去挥了挥手把苍蝇赶走,然后伸手探了探鼻息,回应道:“少爷,她确实死了。”

再往前走,皇帝看到了一片榆树林子,这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味。每棵树的树皮都给饥民扒光吃掉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木质层,看上去就像一具具被剥了皮的僵尸,张牙舞爪地挺立在那里,可怕极了。

这片林子了无生气,只有成群的乌鸦“呱呱”地叫着,在树林子里乱飞乱窜。这些吃腐尸吃红了眼的畜生,一只只都长得又肥又大,而且不怕人。有好几次,要不是锦衣卫挥舞佩剑,它们就会扑到头上来了。

越往里走,那股臭味越大,地上的白骨也越多,东一堆西一堆抛的到处都是,稍不小心,就会碰到脚上。穿越者的人生经历中,还从来没有走进过这样阴残可怖的树林子,从未置身于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境地之中。虽然是大白天,心里也不由得直发毛。

这盗贼与良民乃是在跷跷板上坐着的。良民起则盗贼落,良民落则盗贼起。朱由校知道官府要是再不救民于水火,怕是要引起大乱了。

朱由校不打算再往西走了,他的心理很难接受,再说时间也太久了。他带着人马到了北部去查看一下边防,到了晚上,皇帝见到一处村庄,准备带人入住。

不料,在夜里听到村庄里有人大喊,“救命啊,有人要杀人了。”

朱由校心说不好,纵马就往村庄里冲,封闭体闸,做好战斗准备。

进了村就是一场血战,还好洗劫村庄的人不是什么精兵强将。尽管如此,朱由校的锦衣卫们还是花了相当力气才解决掉这伙亡命徒。接下来就是锦衣卫的严刑拷打,幸存的匪徒诚实地说出了他们的身份。

原来这是个边塞的犯罪团伙,他们组织叫山鬼会,核心部分是三十六人,分为阴阳两队。阳队十八人占吃霸赊,占嫖霸赌,杀人越货,放火行凶。阴队则坐地分肥,套赌骗奸,诈欺取财,包揽是非。总的来说这个山鬼会的人都是无恶不作、祸害乡里。

宋献策见了朱由校这样的行事作风,内心有些惊惧,他问道:“公子,你到底是谁啊?”

“我是当今圣上派下来巡查边疆的御史。”朱由校撒了个谎。

这个算命先生根本不信朱由校的话,朱由校看起来虽然成熟稳重,但那面貌不会骗人,宋献策断定他不会超过二十岁。不到二十岁的御史,还有二百多武艺高强的护卫保护,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尽管如此,宋献策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怀疑,装作相信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