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141章 商税改革(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时间到了农历的四月末,已是夏天了。因为昨天夜里下过一场雨,铺着青石板的宫后苑还是湿漉漉的。花园中间那株盘根错节的柏树,微风拂过,还在往下滴水珠。地里的牡丹花经雨水冲刷过后,花朵红的更红,黄的更黄,肥嫩的叶子自然也更绿了,十分招人喜欢。

一日之计在于晨,朱由校正在宫后苑晨练。他丝毫未受到天气忽雨忽晴的影响,凡是给自己规定的晨练内容,运动次序,既不轻易删减,也不随意颠倒。

皇帝先练的是剑,手中挥舞三尺龙泉,刷刷斩断凌空而下的雨丝,在身边溅起无数水花。此时,天放晴了,他练的是火铳射击之法,右手腕系着一摞板砖,平平举起燧发式短火铳,一动也不动。

穿越者生前也是军迷,知道练枪的基本要诀,心要专,眼要直,胸要挺,腹要收,手要平,腿要稳,那一摞板砖帮他练的是定力。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但在晨风中纹丝不动,显露出一股刚毅、英武、挺拔、洒脱之气。

晨练了半个多时辰,朱由校回到乾清宫换上干燥的衣服,用早膳,然后到文华殿办公。

现在的皇帝不仅关心清丈田亩的事,他还要改革商税。

这个时代的农民种地真是太辛苦了,皇帝在山东微服私访的时候,天气非常燠热,站在村庄的高处能看见远处平整的金黄稻田和在稻田里弯腰忙活的农人。南风习习,稻子快要熟了!

农民在田里忙上忙下,撅起屁股弯着腰,在田里蹲行,这头蹲到那头,像条断了脊梁骨的狗。太阳放肆地喷着烈焰,脊背上仿佛悬着一个火炉。泥土的气息被暑气一蒸,蹿入鼻孔,让人窒息。

朱由校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他体验生活的时候帮农民干过,随行的锦衣卫们都要吓傻了。仅仅是很小的一块稻田就让年轻身强力壮的皇帝焦头烂额!

现在粮食税收不均,赋役不均,再加上小冰河期,农民种地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朱由校清丈田亩更多的是为了掌握真实的土地数据,而非多收农业税。皇帝要让农民有更多的生产剩余,为灾荒对农业的打击做准备,以免引起大饥荒,导致华夏的天崩地陷。

那么既然农业税不能多收,那就只好从商业税开刀了。皇帝首先整顿的是有固定店铺的坐商铺户。

根据微服私访的经验,朝廷有所谓“铺户当行买办”之制,规定各行铺户必须轮流义务当差,替官府采办货物。办货的钱表面上由官府发给,但实际上,往往并不给足,到底给多少,那就得看当官各人的品行而定,其间伸缩性很大。不足的部分,照例就由各行当值的铺户自己补足。

铺户们畏惧官府的势力,只有忍痛认赔。这个制度施行多年,把铺户们逼迫得叫苦连天。有办法的富商,就设法投靠官府,逃避差役;没有办法的中小商人,往往被弄到倾家荡产,甚至还有卖儿卖女、投河上吊的。铺户们不堪重负,联合起来实行罢开市场的事件也屡有发生。

朱由校针对此点积弊,下令禁止官府强制铺户买货。这一道命令是发往全天下的。最先反映的自然是北京城。五城兵马司的捕快要配合户部的吏员查清京城有多少铺户。

就在这时,巡城御史杨涟抓到一伙儿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向上报告给皇上。这篇上疏说有一个捕快与人贩子私通作案。

昨天有人报案,说家里丢了孩子。杨涟开始调查此案,也是他细心,今天上午看到分管该胡同的捕快形迹可疑,早早就离开衙门。他带着几个人跟了上去查看。为什么怀疑专管当地的捕快呢,因为最近五城兵马司管理治安非常严格,人贩子很难在这时作案,除非有人里应外合。

这个捕快看上去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生得虽然白净,但身形俱小,嵌在扁平额头下的一双小眼睛,圆圆的,两颗黄豆大的眼珠子渗进不少黄色。此时他穿了一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