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083章 泰山道姑(1 / 1)

作品:《大明由我而校 第217章

皇帝带着护卫骑着骏马以每天一百里路的速度向济宁进发。路过的州县只有泰安,皇帝多呆了几天,其他的城市都是歇一晚就走。皇帝用他的眼睛记录了一个贫穷的大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泰安的经济状况却出奇的好。这大概是因为有泰山的缘故吧,游玩的文人骚客比较多导致泰安当地的旅游业很发达。

朱由校在泰安下榻休息,隔着一大片山野就是泰山。远看就像谁用巨笔蘸着绿色、蓝色、混着墨色在眼前天幕中涂出一片屏障似的崇山峻岭。皇帝现在并没有心情登泰山,尽管泰山真的很美。但是他知道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是能够恢复经济与军事力量的手段,登高望远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相比于泰山的雄伟,泰安旅游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着实让朱由校吃惊了一把。他们很像后世的旅行社,有专门的导游负责为游人讲述泰山的历史。而且还有类似于套餐式的服务,他们把服务分成甲、乙、丙三等。

甲等就是享用单席,单席就是一张桌子一个人,一个人享用七八道美食,还可以看室内的戏曲演出;乙等就是享用偶席,两个人用一张桌子,菜比单席要差一些,也可以看演出;丙等就是四五个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菜就更差一些,不能看演出,但是有唱小曲的,可以花点钱听人唱曲。

在到达泰安的第二天,朱由校带着护卫们攀登泰山。来山东而不登泰山,就像是一出大戏没有戏眼,终究是有些遗憾。

爬山那天,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万里长空,云彩丝儿都不见,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

一路上从山脚往上爬,山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叠比一叠奇,层层叠叠,不知还会有多深多奇。

等到了朝阳洞再往上爬,渐渐接近十八盘,山路越来越险,累得健硕的护卫们发喘。朱由校自负有体闸的神通,不惧辛苦,不做休息继续往上爬,锦衣卫们也不敢喊累。

最终到了玉皇顶上,朱由校看见了云彩在他的脚下飘荡,远眺着莽莽苍苍的齐鲁大原野,这场景极有气魄。盛夏里一阵仙风从空中吹来,扑到脸上,顿时觉得浑身上下清爽异常。

突然,锦衣卫发现有一人昏倒在玉皇顶上,此人是个年轻的儒生,岁数大约二十出头,他身边的包裹里携带着作画工具和很多画纸。画纸中有一些画了泰山的美景,更多的画纸则是空白的。

锦衣卫千户王阳武给这个年轻儒生把了一下脉,发现他只是体力透支昏过去了而已。王阳武给这个年轻儒生喝了一些水,这个儒生自己就苏醒过来了。

“这位仁兄,你是谁啊?怎么在玉皇顶上晕倒了?”朱由校关心地问这个儒生。

“多亏你们及时搭救,我叫张岱,也是来泰山游玩的旅客。”

张岱,这个名字穿越者还是很熟悉的,他的散文《湖心亭看雪》,那可是上了语文教科书要求背诵的篇章。今日朱由校为何能在这里碰见张岱,是因为张岱最近苦练画技,从半夜就攀登泰山,从早上就开始作画,最终身心俱疲累晕过去了。

这皇帝一行人和张岱搭伴从泰山顶下来,在山脚下的一座酒楼里吃饭休息。酒足饭饱之后,张岱把自己包裹里所画的几张泰山图翻出来查看,朱由校也跟着瞥了一眼,以他的眼光来看,张岱的画虽非大家,但也是能手。

出乎人意料的是,张岱看完画以后,把这些费尽辛苦绘制的画全撕了。

“张兄,你为何撕画啊?”朱由校问道。

“蒲兄有所不知,我张岱是纨绔子弟,最喜好奢华精致,可这些画既说不上奢华,也谈不到精致。我把它们都毁掉,是怕传出去让朋友们笑话。蒲兄可否替我保守这个秘密?”在张岱面前,皇帝自称蒲淳。

“好吧,张兄是精益求精之人。今日之事我绝不往外传。”

“蒲兄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张兄,我家居住在京城,明天就准备前往济宁坐船顺着运河回家。”

“蒲兄救过我一命,我见蒲兄是财大气粗之人,给蒲兄寻个乐子如何?”

“什么乐子?”

“泰山姑子,蒲兄听过没有?”说到这里,张岱眉毛往上一挑。

“在下孤陋寡闻,不知泰山姑子是何来历。请张兄细解。”朱由校疑惑道。

唐宋两朝以降,泰山就是名闻天下的道教名山。国朝以来,特别是嘉靖皇帝崇尚道教之后,这泰山的宫观香火越发地旺了。来山上进香的游客,